存储服务器

Openstack架构知识总结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1-29 12:04:01
OpenStack既是一个社区,也是一个项目和一个开源软件,提供开放源码软件,建立公共和私有云,它提供了一个部署云的操作平台或工具集,其宗旨在于:帮助组织运行为虚拟计算或存储服务的云,为公有云、私有云,也为大云、小云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云计算。 OpenStackd开源项目由社区维护,包括OpenStack计算(代号为Nova),OpenStack对象存储(代号为Swift),并OpenStack镜像服务(代号Glance)的集合。 OpenStack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或工具包,用于编排云。 下面列出Openstack的详细构架图 Openstack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整个OpenStack是由控制节点,计算节点,网络节点,存储节点四大部分组成。(这四个节点也可以安装在一台机器上,单机部署) 其中: 控制节点负责对其余节点的控制,包含虚拟机建立,迁移,网络分配,存储分配等等 计算节点负责虚拟机运行 网络节点负责对外网络与内网络之间的通信 存储节点负责对虚拟机的额外存储管理等等 控制节点架构: 控制节点包括以下服务 管理支持服务 基础管理服务 扩展管理服务 1)管理支持服务包含MySQL与Qpid两个服务 MySQL:数据库作为基础/扩展服务产生的数据存放的地方 Qpid:消息代理(也称消息中间件)为其他各种服务之间提供了统一的消息通信服务 2)基础管理服务包含Keystone

彻底理解 Cookie、Session、Token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1-29 03:19:11
发展史 1、很久很久以前,Web 基本上就是文档的浏览而已, 既然是浏览,作为服务器, 不需要记录谁在某一段时间里都浏览了什么文档,每次请求都是一个新的HTTP协议, 就是请求加响应, 尤其是我不用记住是谁刚刚发了HTTP请求, 每个请求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这段时间很嗨皮。 2、但是随着交互式Web应用的兴起,像在线购物网站,需要登录的网站等等,马上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管理会话,必须记住哪些人登录系统, 哪些人往自己的购物车中放商品, 也就是说我必须把每个人区分开,这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HTTP请求是无状态的,所以想出的办法就是给大家发一个会话标识(session id), 说白了就是一个随机的字串,每个人收到的都不一样, 每次大家向我发起HTTP请求的时候,把这个字符串给一并捎过来, 这样我就能区分开谁是谁了 3、这样大家很嗨皮了,可是服务器就不嗨皮了,每个人只需要保存自己的session id,而服务器要保存所有人的session id !如果访问服务器多了, 就得由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个。 这对服务器说是一个巨大的开销 , 严重的限制了服务器扩展能力, 比如说我用两个机器组成了一个集群, 小F通过机器A登录了系统, 那session id会保存在机器A上, 假设小F的下一次请求被转发到机器B怎么办?机器B可没有小F的 session id啊。 有时候会采用一点小伎俩:

session,cookie,sessionStorage,localStorage的区别及应用场景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19-11-29 00:44:44
浏览器的缓存机制提供了可以将用户数据存储在客户端上的方式,可以利用cookie,session等跟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 一、cookie和session cookie和session都是用来跟踪浏览器用户身份的会话方式。 区别: 1、保持状态:cookie保存在 浏览器端 ,session保存在 服务器端 2、使用方式: (1)cookie机制:如果不在浏览器中设置过期时间,cookie被保存在 内存 中,生命周期随浏览器的关闭而结束,这种cookie简称会话cookie。如果在浏览器中设置了cookie的过期时间,cookie被保存在 硬盘 中,关闭浏览器后,cookie数据仍然存在,直到过期时间结束才消失。 Cookie是服务器发给客户端的特殊信息,cookie是以文本的方式保存在客户端,每次请求时都带上它 (2)session机制:当服务器收到请求需要创建session对象时,首先会检查客户端请求中是否包含sessionid。如果有sessionid,服务器将根据该id返回对应session对象。如果客户端请求中没有sessionid,服务器会创建新的session对象,并把sessionid在本次响应中返回给客户端。 通常使用cookie方式存储sessionid到客户端,在交互中浏览器按照规则将sessionid发送给服务器。如果用户禁用cookie,则要使用URL重写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一些基本理论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1-29 00:25:20
无论是云计算、大数据还是互联网公司的各种应用,其后台基础设施的主要目标都是构建低成本、高性能、可扩展、易用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大规模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定义如下:分布式存储系统是大量普通PC服务器通过Internet互联,对外作为一个整体提供存储服务。 几个特点: (1)可扩展: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扩展到几百台甚至上千台的集群规模,而且,随着集群规模的增长,系统整体性能表现为线性增长 (2)低成本:自动容错、自动负载均衡机制使其可以构建在普通PC机之上。另外,线性扩展能力也使得增加、减少机器非常方便,可以实现自动运维。 (3)高性能:针对整个集群还是单台服务器,都要求分布式存储系统具备高性能。 (4)易用:分布式存储喜提需要能够提供易用的对外接口,另外,也要求具备完善的监控、运维工具。 分布式存储数据需求比较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非结构化数据 (2)结构化数据 (3)半结构化数据 不同的分布式存储系统适合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将分布式存储系统分为四类: (1)分布式文件系统:互联网应用需要存储大量的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对象,这类数据以对象的形式组织,对象之间没有关联,这样的数据一般称为Blob数据(Binary Large Object二进制大对象) 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三种类型的数据:Blob对象,定长块,大文件 (2)分布式键值系统:存储关系检点的半结构化数据

kafka入门介绍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1-28 22:41:08
作者:半兽人 链接: https://www.orchome.com/5 来源:OrcHom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简单说明kafka: https://mp.csdn.net/postedit/100123446 Kafka作为一个分布式的流平台,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认为,一个流处理平台具有三个关键能力: 发布和订阅消息(流),在这方面,它类似于一个消息队列或企业消息系统。 以容错的方式存储消息(流)。 在消息流发生时处理它们。 什么是kafka的优势?它主要应用于2大类应用: 构建实时的流数据管道,可靠地获取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 构建实时流的应用程序,对数据流进行转换或反应。 要了解kafka是如何做这些事情的,让我们从下到上深入探讨kafka的能力。 首先几个概念: kafka作为一个集群运行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上。 kafka集群存储的消息是以topic为类别记录的。 每个消息(也叫记录record,我习惯叫消息)是由一个key,一个value和时间戳构成。 kafka有四个核心API: 应用程序使用 Producer API 发布消息到1个或多个topic(主题)。 应用程序使用 Consumer API 来订阅一个或多个topic,并处理产生的消息。 应用程序使用 Streams API充当一个流处理器

GlusterFs卷类型分析及创建、使用(结合kubernetes集群分析)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19-11-28 22:05:18
引言 本文通过对卷类型的分析对比,来帮助读者选取生产环境最符合服务的挂载存储,命令可结合《 glusterfs详解及kubernetes 搭建heketi-glusterfs 》进行实验,下面进入正题 几种卷类型 基础卷:布式卷(distribute)、条带卷(stripe)、复制卷(replica)、纠错卷(Dispersed ) 复合卷:分布式条带卷(distribute stripe)、分布式复制卷(distribute replica)、条带复制卷(stripe replica)、分布式条带复制卷(distribute stripe) 一、基础卷 以下创建挂载卷,均可通过以下命令进行查看、启用、停止、删除 #查看已创建挂载卷 gluster volume info #启动挂载卷 gluster volume start gv0 #删除前,先停止挂载卷 gluster volume stop gv0 #删除挂载卷 gluster volume delete gv0 1. 布式卷(distribute voulme) 分布式模式,既DHT,是GlusterFS的默认模式,在创建卷时,默认选项是创建分布式卷。在该模式下,并没有对文件进行分块处理,而是通过hash算法分布到所有brick server上,只是扩大了磁盘空间,类似window中的跨区卷 distribute

2019-2020-1学期 20192411 《网络空间安全导论》第八周学习总结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19-11-28 20:42:16
第一章 网络空间安全概述 ==1.1. 工作和生活中的网络安全== 1.1.1 生活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1.账号密码被盗 2.信用卡被盗刷 3.除此之外还有网络诈骗和钓鱼网站等形形色色的网络空间安全事件 1.1.2 工作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1.网络设备面临的威胁 路由器是常用的网络设备,是企业内部网络与外界通信的出口。一旦黑客攻陷路由器,那么就掌握了控制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的权力,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2.操作系统面临的威胁 目前,我们常用操作系统是Windows和Linux,这两种系统也面临着网络空间安全威胁。一方面,操作系统本身有漏洞,黑客有可能利用这些漏洞入侵操作系统;另一方面,黑客有可能采取非法手段获取操作系统权限,非法操作系统或将其破坏。 3.应用程序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上运行着大量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安全与企业和用户的正常工作息息相关。 ==1.2 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认识== 我们常说的网络空间,是为了刻画人类生存的信息环境或信息空间而创造的词。 国内尚未有公认的、准确的定义,以下为==ISO/IEC 27032:2012、ITU(国际电联)以及荷兰安全与司法部的文件==中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定义。 定义1 :ISO/IEC 27032:2012——《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Guidelines for

OpenStack构架知识梳理

橙三吉。 提交于 2019-11-28 19:46:18
OpenStack既是一个社区,也是一个项目和一个开源软件,提供开放源码软件,建立公共和私有云,它提供了一个部署云的操作平台或工具集,其宗旨在于:帮助组织运行为虚拟计算或存储服务的云,为公有云、私有云,也为大云、小云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云计算。 OpenStackd开源项目由社区维护,包括OpenStack计算(代号为Nova),OpenStack对象存储(代号为Swift),并OpenStack镜像服务(代号Glance)的集合。 OpenStack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或工具包,用于编排云。 下面列出 Openstack的详细构架图 Openstack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整个OpenStack是由控制节点,计算节点,网络节点,存储节点四大部分组成。(这四个节点也可以安装在一台机器上,单机部署) 其中: 控制节点 负责对其余节点的控制,包含虚拟机建立,迁移,网络分配,存储分配等等 计算节点 负责虚拟机运行 网络节点 负责对外网络与内网络之间的通信 存储节点 负责对虚拟机的额外存储管理等等 控制节点架构: 控制节点包括以下服务 管理支持服务 基础管理服务 扩展管理服务 1)管理支持服务包含MySQL与Qpid两个服务 MySQL:数据库作为基础/扩展服务产生的数据存放的地方 Qpid:消息代理(也称消息中间件)为其他各种服务之间提供了统一的消息通信服务 2

漫话:如何给女朋友解释什么是CDN?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1-28 17:13:04
周六晚上七点多,我正在看书呢,突然女朋友跑过来问我她的IPAD去哪了,火急火燎的。 她拿到了IPAD之后就不再理我了,不过作为一个程序员,我还是比较好奇这么大的流量虎牙到底能不能扛得住,哈哈哈。于是我过去看了一下,结果看到了下面这一幕:  但是直播竟然并没有显得很卡顿,禁不住说了一段话: 据了解,2018年1月,阿里云为虎牙提供了边缘节点服务(ENS)。基于阿里云ENS,可以轻松地将业务模块放到边缘运行,在主播的推流时,实现就近节点进行转码和分发,同时支持了高并发实时弹幕的边缘分发。在获得网络低时延的同时,减少了对中心的压力,节省了30%以上的中心带宽成本,并且实现了边缘节点网络连接小于5毫秒延时,提升了主播上行质量,以及用户成功连接占比等数指标,有效提升了用户观看体验。ENS中最主要的技术就是CDN。 直播终于结束了,女朋友终于跑过来问我什么是CDN了… 什么是CDN 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 我们都用过天猫超市,在上面买东西非常方便。天猫超市的模式是货品先入天猫超市(后文简称为"猫超")的菜鸟仓,然后由猫超统一派送的。 为了缩短物流的时间,可以让消费者快速的收到货品,菜鸟在全国各地建了本地仓库,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猫超下单,第二天都可以收到(楼主在江浙沪包邮区,其他地区可能稍有延迟)。 比如我在杭州市西湖区

Redis持久化存储与主从复制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1-28 16:25:19
4. redis持久化 Redis 是一种内存型数据库,一旦服务器进程退出,数据库的数据就会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Redis 提供了两种持久化的方案,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磁盘中,避免数据的丢失。 4.1 RDB持久化 redis 提供了 RDB持久化 的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将 redis 在内存中的的状态保存到硬盘中,它可以 手动执行。 也可以再 redis.conf 中配置, 定期执行 。 RDB持久化产生的RDB文件是一个 经过压缩 的 二进制文件 ,这个文件被保存在硬盘中,redis可以通过这个文件还原数据库当时的状态。 优点: 速度快,适合做备份,主从复制就是基于RDB持久化功能实现 配置参数: touch redis-rdb.conf 加入如下的内容 daemonize yes #后台运行redis port 6379 #指定redis的端口 logfile /data/6379/redis.log #redis日志文件 dir /data/6379/ #定义持久化文件存储位置,需要手动创建文件夹 dbfilename redis-rdb.rdb #rdb持久化文件 bind 0.0.0.0 #redis启动地址 save 10 5 #10秒内,超过5个修改类的操作,就触发持久化 手动触发 127.0.0.1:6379> save OK 4.2 AOF持久化 A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