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n

linux中find命令的使用详解(转载)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04-24 20:29:47
常用命令 find (目录) [-type d | f] (文件夹 | 文件) -name (名称,可使用正则表达式) find /root -name "*core" find /root -type d -name "*core" 文件夹 find /root -type f -name "*core" 文件 find /root -type f -path "*core" 路径 find /root -name "*core" -delete 查到后删除 find /root -size +20M (-20M) 大于20M(小于20M) find /root -name "*core" -exec ls {} \; 对查找后的文件执行ls操作 壹——主要内容 1. 用文件名查找文件 2.用文件名查找文件,忽略大小写 3. 使用mindepth和maxdepth限定搜索指定目录的深度 4. 在find命令查找到的文件上执行命令 5. 相反匹配 6. 使用inode编号查找文件 7. 根据文件权限查找文件 8. 找到home目录及子目录下所有的空文件(0字节文件) 9. 查找5个最大的文件 10. 查找5个最小的文件 11. 使用-type查找指定文件类型的文件 12. 通过和其他文件比较修改时间查找文件 13. 通过文件大小查找文件 14. 给常用find操作取别名 15.

【Activiti学习之五】BPMN事件

馋奶兔 提交于 2020-04-24 14:04:33
环境   JDK 1.8   MySQL 5.6   Tomcat 7   Eclipse-Luna   activiti 6.0 一、事件定义 1、定时器事件 (1)timeDate:指定时间触发 <timerEventDefinition> <timeDate>2019-09-12T07:30:00</timeDate> </timerEventDefinition> ISO8601时间格式,如果要加时间需要前面加T。 (2)timeDuration:指定一个时间段之后执行 <timerEventDefinition> <timeDuration>PT1S</timeDuration> </timerEventDefinition> S表示秒,M表示分,D表示天;P表示时间段,T表示精确到时间的时间段; (3)timeCycle:指定定时器的运行周期 <timerEventDefinition> <timeCycle>R2/PT1M</timeCycle> </timerEventDefinition> R表示需要执行的次数,R2/PT1M表示执行两次,每次持续1分钟 支持cron表达式:秒 分钟 小时 月份中的日期 月份 星期中的日期 年份 2、错误事件 处理流程中出现的异常。 举例: <error id="myerror" errorCode="123"></error>

Linux 系统监控工具--atop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20-04-24 13:23:59
官网地址:https://www.atoptool.nl/downloadatop.php ubuntu安装方式: sudo apt-get install atop 相关文件 /etc/init.d/atop: atop的启动脚本 /etc/default/atop: 配置变量文件 /var/log/atop: atop默认的日志文件 /etc/cron.d/atop: atop的定时任务配置,默认是每天0点开始 查看日志文件 通过atop -r file 可以查看信息,通过输入b显示一个指定的时间的信息 atop -r atop_20200421 -b 13:00 -e 17:00 PRC 进程和线程级别总计 sys 内核态消耗的总cpu时间 user 用户态消耗的总cpu时间 #proc 当前进程的总数 #trun 当前处于运行状态的线程总数 #tslpi 睡眠可中断的线程数 #tslpu 睡眠不可中断的线程数 #zombie 僵死进程数 clones 克隆系统调用的数量 #exit 在统计期间结束的进程数 CPU cpu利用率。大写的CPU行统计所有cpu利用率,小写的cpu行统计每个核的利用率。 sys 所有活跃进程在内核态中花费的cpu时间百分比 user 所有活跃进程在用户态中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 irq 用于中断处理(包括软中断)的cpu时间百分比 idle

Jenkins pipeline之声明式的jenkinsfile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20-04-22 12:22:58
Jenkins pipeline之声明式的jenkinsfile 内置的关键字 pipeline : 是pipeline的跟节点 agent: 定义piple使用哪个账号在哪个机器上执行 post: 定义pipeline最后执行的一组任务,支持多种条件判断always, changed, fixed, regression, aborted,failure, success, unstable, unsuccessful, and cleanup. stages: 是多个stage的父节点。 stage: 代表整个pipleline里的一个阶段,stage里面才是具体的steps。 steps: 定义在stage的内部,表示具体如何执行。 environment: 定义公用的环境变量 options: 定义pipeline或者plugin的参数设置。 parameters: 定义了整个pipeline的外部参数,必须有默认值,用户也可以在启动时指定新的参数 triggers: 定义如何触发pipeline,例如cron,pollSCM,或者upstream。 tools: 定义需要安装的工具,且会自动加入到PATH input: 允许pipeline与用户交互,等待用户确认然后继续。 when: 条件语句 pipeline的实例代码 其实还是非常直观易懂的: pipeline {

Serverless 实战:通过 Serverless 架构实现监控告警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20-04-22 08:52:31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监控脚本来监控网站服务或者 API 服务是否可用。传统的方法是使用网站监控平台(例如 DNSPod 监控、360 网站服务监控,以及阿里云监控等),它们的原理是通过用户自己设置要监控的服务地址和监测的时间阈值,由监控平台定期发起请求对网站或服务的可用性进行判断。 这些方法很大众化,通用性很强,但也不是所有场景都适合。例如,如果我们的需求是监控网站状态码,不同区域的延时,并且通过监控得到的数据,设定一个阈值,一旦超过阈值就通过邮件等进行统治告警,目前大部分的监控平台是很难满足这些需求的,这时就需要定制开发一个监控工具。 Serverless 服务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就是运维、监控与告警,所以本文将会通过现有的 Serverless 平台,部署一个网站状态监控脚本,对目标网站的可用性进行监控告警。 Web 服务监控告警 针对 Web 服务,我们先设计一个简单的监控告警功能的流程: 在这个流程中,我们仅对网站的状态码进行监控,即返回的状态为 200,则判定网站可正常使用,否则进行告警: # -*- coding: utf8 -*- import ssl import json import smtplib import urllib.request from email.mime.text import MIMEText from email.header

ansible批量管理服务 上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20-04-22 02:44:25
<a name="2en38"></a> 1 ansible简介 <a name="E3lJ3"></a> 1.1 ansible批量管理服务概述 (1)是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的自动化软件工具<br />(2)是基于SSH远程管理服务实现远程主机批量管理<br />(3)并行管理,部署简单,应用也简单方便 <a name="AtFJV"></a> 1.2 ansible批量管理服务意义 (1)提高工作的效率<br />(2)提高工作的准确度<br />(3)减少维护的成本<br />(4)减少重复性工作 <a name="KOdqg"></a> 1.3 ansible批量管理服务功能 (1)可以实现批量系统操作配置<br />(2)可以实现批量软件服务部署<br />(3)可以实现批量文件数据分发<br />(4)可以实现批量系统信息收集 <a name="5kPYj"></a> 1.4 ansible批量管理服务特点 (1)管理端不需要启动服务程序(no server)<br />(2)管理端不需要编写配置文件(/etc/ansible/ansible.cfg)<br />(3)受控端不需要安装软件程序(libselinux-python)<br />(4)受控端不需要启动服务程序(no agent=无代理)<br />(5)服务程序管理操作模块众多(module)<br /

centos7安装puppet详细教程(简单易懂,小白也可以看懂的教程)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20-04-22 02:32:58
简介: Puppet是一种linux、unix平台的集中配置管理系统,使用ruby语言,可配置文件、用户、cron任务、软件包、系统服务等。Puppet把这些系统实体称之为资源,它的设计目标是简化对这些资源的管理以及妥善处理资源间的依赖关系。 环境说明: 192.168.10.40 主机名:slave #puppet server 192.168.10.50 主机名:client #puppet agent 安装过程 服务端slave的安装过程: 编辑hosts文件,添加如下两行(白色部分) 配置puppet.conf,在[main]字段增加certname属性 启动服务 测试: 创建测试文件: 模拟测试 查看/aaa目录,发现并未生成helloworld.txt文件 那么,重新执行puppet命令并且不添加--noop选项,代表真正执行 可以看到,在/aaa目录下生成了helloworld.txt文件 客户端client安装 配置hosts,同服务端 配置puppet.conf,在[agent]字段增加certname,server,report属性 启动服务 证书默认是没有签发的,测试发现,需要证书 服务端检测 “client”前面没有”+”号,代表客户端证书没有审核 在服务端签发证书并重新检测,发现”client”前面出现”+”号,证书已被审核通过 客户端测试

Serverless 实战:通过 Serverless 架构实现监控告警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20-04-21 21:32:16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监控脚本来监控网站服务或者 API 服务是否可用。传统的方法是使用网站监控平台(例如 DNSPod 监控、360 网站服务监控,以及阿里云监控等),它们的原理是通过用户自己设置要监控的服务地址和监测的时间阈值,由监控平台定期发起请求对网站或服务的可用性进行判断。 这些方法很大众化,通用性很强,但也不是所有场景都适合。例如,如果我们的需求是监控网站状态码,不同区域的延时,并且通过监控得到的数据,设定一个阈值,一旦超过阈值就通过邮件等进行统治告警,目前大部分的监控平台是很难满足这些需求的,这时就需要定制开发一个监控工具。 Serverless 服务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就是运维、监控与告警,所以本文将会通过现有的 Serverless 平台,部署一个网站状态监控脚本,对目标网站的可用性进行监控告警。 Web 服务监控告警 针对 Web 服务,我们先设计一个简单的监控告警功能的流程: 在这个流程中,我们仅对网站的状态码进行监控,即返回的状态为 200,则判定网站可正常使用,否则进行告警: # -*- coding: utf8 -*- import ssl import json import smtplib import urllib.request from email.mime.text import MIMEText from email.header

Serverless 实战:通过 Serverless 架构实现监控告警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20-04-21 20:31:13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监控脚本来监控网站服务或者 API 服务是否可用。传统的方法是使用网站监控平台(例如 DNSPod 监控、360 网站服务监控,以及阿里云监控等),它们的原理是通过用户自己设置要监控的服务地址和监测的时间阈值,由监控平台定期发起请求对网站或服务的可用性进行判断。 这些方法很大众化,通用性很强,但也不是所有场景都适合。例如,如果我们的需求是监控网站状态码,不同区域的延时,并且通过监控得到的数据,设定一个阈值,一旦超过阈值就通过邮件等进行统治告警,目前大部分的监控平台是很难满足这些需求的,这时就需要定制开发一个监控工具。 Serverless 服务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就是运维、监控与告警,所以本文将会通过现有的 Serverless 平台,部署一个网站状态监控脚本,对目标网站的可用性进行监控告警。 Web 服务监控告警 针对 Web 服务,我们先设计一个简单的监控告警功能的流程: 在这个流程中,我们仅对网站的状态码进行监控,即返回的状态为 200,则判定网站可正常使用,否则进行告警: # -*- coding: utf8 -*- import ssl import json import smtplib import urllib.request from email.mime.text import MIMEText from email.header

Puppet集中配置管理系统安装部署教程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20-04-21 08:49:56
  puppet是一种Linux、Unix、windows平台的集中配置管理系统,使用自有的puppet描述语言,可管理配置文件、用户、cron任务、软件包、系统服务等。puppet把这些系统实体称之为资源,puppet的设计目标是简化对这些资源的管理以及妥善处理资源间的依赖关系。 puppet采用C/S星状的结构,所有的客户端和一个或几个服务器交互。每个客户端周期的(默认半个小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获得其最新的配置信息,保证和该配置信息同步。每个puppet客户端每半小时(可以设置)连接一次服务器端, 下载最新的配置文件,并且严格按照配置文件来配置客户端. 配置完成以后,puppet客户端可以反馈给服务器端一个消息. 如果出错,也会给服务器端反馈一个消息. 实验环境: Puppet Server:192.168.2.130      主机名130-node1(随便起,只要Server和Client不一样即可) Puppet Client:192.168.2.129      主机名bp-vm Server: [root@130-node1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y [root@130-node1 ~]# cat /etc/hostname    #获取主机名,下面hosts文件需要用到 130-node1 [root@130-nod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