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参数

loadrunner性能监控指标--应用服务器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19-12-25 20:04:11
loadrunner性能监控指标--应用服务器 内存:   1) UNIX资源监控中指标内存页交换速率(Paging rate),如果该值偶尔走高,表明当时有线程竞争内存。如果持续很高,则内存可 能是瓶颈。也可能是内存访问命中率低。   2) Windows资源监控中,如果Process\Private Bytes计数器和Process\Working Set计数器的值在长时间内持续升高,同时 Memory\Available bytes计数器的值持续降低,则很可能存在内存泄漏。   内存资源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的征兆:   很高的换页率(high pageout rate);   进程进入不活动状态;   交换区所有磁盘的活动次数可高;   可高的全局系统CPU利用率;   内存不够出错(out of memory errors) 处理器:   1) UNIX资源监控(Windows操作系统同理)中指标CPU占用率(CPU utilization),如果该值持续超过95%,表明瓶颈是CPU。可以考 虑增加一个处理器或换一个更快的处理器。如果服务器专用于SQL Server,可接受的最大上限是80-85%   合理使用的范围在60%至70%。   2) Windows资源监控中,如果System\Processor Queue Length大于2,而处理器利用率(Processor

性能测试(并发负载压力)测试分析-Loadrunner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2-25 19:59:48
在论坛混了多日,发现越来越多的性能测试工程师基本上都能够掌握利用测试工具来作负载压力测试,但多数人对怎样去分析工具收集到的测试结果感到无从下手,下面我就把个人工作中的体会和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整理出来,希望能对大家分析测试结果有所帮助。 分析原则: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由于不同的应用系统,不同的测试目的,不同的性能关注点) • 查找瓶颈时按以下顺序,由易到难。 服务器硬件瓶颈-〉网络瓶颈(对局域网,可以不考虑)-〉服务器操作系统瓶颈(参数配置)-〉中间件瓶颈(参数配置,数据库,web服务器等)-〉应用瓶颈(SQL语句、数据库设计、业务逻辑、算法等) 注:以上过程并不是每个分析中都需要的,要根据测试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分析的深度。对一些要求低的,我们分析到应用系统在将来大的负载压力(并发用户数、数据量)下,系统的硬件瓶颈在哪儿就够了。 • 分段排除法 很有效 分析的信息来源: •1 根据场景运行过程中的错误提示信息 •2 根据测试结果收集到的监控指标数据 一.错误提示分析 分析实例: 1 •Error: Failed to connect to server "10.10.10.30:8080": [10060] Connection •Error: timed out Error: Server "10.10.10.30" has shut down the connection

性能测试(并发负载压力)测试分析-简要篇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19-12-25 19:59:14
性能测试(并发负载压力)测试分析-简要篇 在论坛混了多日,发现越来越多的性能测试工程师基本上都能够掌握利用测试工具来作负载压力测试,但多数人对怎样去分析工具收集到的测试结果感到无从下手,下面我就把个人工作中的体会和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整理出来,希望能对大家分析测试结果有所帮助。 分析原则: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由于不同的应用系统,不同的测试目的,不同的性能关注点) ? 查找瓶颈时按以下顺序,由易到难。 服务器硬件瓶颈-〉网络瓶颈(对局域网,可以不考虑)-〉服务器操作系统瓶颈(参数配置)-〉中间件瓶颈(参数配置,数据库,web服务器等)-〉应用瓶颈(SQL语句、数据库设计、业务逻辑、算法等) 注:以上过程并不是每个分析中都需要的,要根据测试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分析的深度。对一些要求低的,我们分析到应用系统在将来大的负载压力(并发用户数、数据量)下,系统的硬件瓶颈在哪儿就够了。 ? 分段排除法 很有效 分析的信息来源: ?1 根据场景运行过程中的错误提示信息 ?2 根据测试结果收集到的监控指标数据 一.错误提示分析 分析实例: 1 ?Error: Failed to connect to server "10.10.10.30:8080": [10060] Connection ?Error: timed out Error: Server "10.10.10.30" has shut

浪潮获取cpu、内存、硬盘等信息(redfish协议+restfull协议)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19-12-25 17:33:40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requests.packages.urllib3.disable_warnings() ###原理:cpu、内存、存储分别使用不同的url获取到值,如url不一致只分别修改对应的第一个url即可,后面的详细参数的URL函数自动提取 class GetHostInfo(object): def __init__(self,ipaddr,username,password): self.ip=ipaddr.strip() self.URLprefix='https://'+ipaddr.strip() self.username=username.strip() self.password=password.strip() global token ##同时存在4-5个token链接,每个token链接时间为5分钟,可以自己设置。该token是在响应头获取到的,直接用到redfish认证的header中。 global CSRFToken ##该token是在响应的文本或json格式中获取到的,需要经过处理、加工后用到restfull认证的header中。 global cookie ##该cookie是在响应头获取到的,需要经过处理、加工后用到restfull认证的header中。 CSRFToken=0 cookie=0

SIMD指令集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2-25 05:50:11
概述 SIMD,即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一条指令操作多个数据。是CPU基本指令集的扩展。主要用于提供fine grain parallelism,即小碎数据的并行操作。如说图像处理,图像的数据常用的数据类型是RGB565, RGBA8888, YUV422等格式,这些格式的数据特点是一个像素点的一个分量总是用小于等于8bit的数据表示的。如果使用传统的处理器做计算,虽然处理器的寄存器是32位或是64位的,处理这些数据确只能用于他们的低8位,似乎有点浪费。如果把64位寄存器拆成8个8位寄存器就能同时完成8个操作,计算效率提升了8倍.SIMD指令的初衷就是这样的,只不过后来慢慢cover的功能越来越多. 好多处理器都有SIMD指令,我们先仅关注Intel的SIMD。Intel的初代SIMD指令集是MMX,Multi-Media Extension, 即多媒体扩展,因为它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支持MPEG视频解码.MMX将64位寄存当作2X32或8X8来用,只能处理整形计算.这样的64位寄存器有8组,分别命名为MM0~MM7.这些寄存器不是为MMX单独设置的,而是借用的FPU的寄存器,也就是说MMX指令执行的时候,FPU就没有办法工作。后来Intel进一步实现了SSE, SSE2~SSE4指令集,给了他们单独的寄存器,之后MMX就被停掉了。

linux-分析CPU的瓶颈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19-12-25 03:35:42
衡量CPU性能的指标: 1,用户使用CPU的情况; CPU运行常规用户进程 CPU运行niced process CPU运行实时进程 2,系统使用CPU情况; 用于I/O管理:中断和驱动 用于内存 管理 :页面交换 用户进程管理:进程开始和上下文切换 3,WIO:用于进程等待磁盘I/O而使CPU处于空闲状态的比率。 4,CPU的空闲率,除了上面的WIO以外的空闲时间 5,CPU用于上下文交换的比率 6,nice 7,real-time 8,运行进程队列的长度 9,平均负载 Linux中常用的监控CPU整体性能的工具有:  mpstat: mpstat 不但能查看所有CPU的平均信息,还能查看指定CPU的信息。  vmstat :只能查看所有CPU的平均信息;查看cpu队列信息;  iostat : 只能查看所有CPU的平均信息。  sar : 与mpstat 一样,不但能查看CPU的平均信息,还能查看指定CPU的信息。  top:显示的信息同ps接近,但是top可以了解到CPU消耗,可以根据用户指定的时间来更新显示。 下面一一介绍: 一,vmstat [root@localhost ~]# vmstat -n 3 (每个3秒刷新一次) procs -----------memory--------------------swap-- ----io---- --system

cpu监控之三:mpstat命令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19-12-25 03:35:16
mpstat是MultiProcessor Statistics的缩写,是实时系统监控工具。报告CPU的一些统计信息,这些信息存放在/proc/stat文件中。在多CPUs系统里,其不但能查看所有CPU的平均状况信息,而且能够查看特定CPU的信息。 语法: mpstat [-P {|ALL}] [internal [count]] 参数: (1)-P {|ALL}: 表示监控哪个CPU,在[0,cpu个数-1]中取值; (2)internal: 相邻的两次采样的间隔时间; (3)count: 采样的次数,count只能和delay一起使用; 备注: 当没有参数时,mpstat则显示系统启动以后所有信息的平均值。有interval时,第一行的信息自系统启动以来的平均信息。从第二行开始,输出为前一个interval时间段的平均信息。 示例: (1)显示所有的CPU信息:mpstat -P ALL 1(间隔为1s) (2)显示ID为1的CPU信息:mpstat -P 1 1(间隔为1s) 结果说明: (1)user: 在internal时间段里,用户态的CPU时间(%),不包含nice值为负进程,值为 (usr/total)*100; (2)nice :在internal时间段里,nice值为负进程的CPU时间(%),值为(nice/total)*100; (3)system

【讲清楚,说明白!】进程管理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24 18:34:31
目录: (一)了解进程的概念 (二)如何查看进程&&杀死进程 (三)把程序放置后台运行 (四)了解进程优先级 (五)调整进程优先级 (一)了解进程的概念 (1.1)在我们系统后台中有比较多的概念,第一个“程序”,指的是使用某种语言开发出来的一段代码,是静态存放在我们计算机硬盘上的program,它既不消耗CPU资源,也不消耗内存资源。第二个是“进程”,当一个程序运行的时候,在内存和CPU里会有体现,例如我们计算机中运行的QQ、迅雷等应用程序,称之为process。第三个是“线程”,线程属于进程里的一个单元,一个进程里可以包含多个线程,这些线程会共享进程的内存空间。 (1.2)我们知道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ID号,简称UID,同样每个进程页都有自己的ID号,process id简称PID。进程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子进程,例如运行的A进程进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会产生一个B进程,此时我们称A进程为父进程,称B进程为子进程,父进程可能生成一个子进程,也可能会杀死一个子进程,因此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是会通信的,我们把这种通信称之为“信号” (二)如何查看进程&&杀死进程 (2.1)pstree命令 (2.1.1)我们首先来查看进程之间的父子关系,我们可以使用pstree命令,在vms002主机上它可以查询出系统中所有进程的父子关系,其中系统启动后所有进程的父进程是systemd

Nginx网页优化(二)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2-24 16:39:52
Nginx网页优化(二) 更改Nginx运行进程数 在高并发场景,需要启动更多的 Nginx 进程以保证快速响应,以处理用户的请求,避免造成阻塞 可以使用 ps aux 命令查看 Nginx 运行进程的个数 更改进程数的配置方法 修改配置文件,修改进程配置参数 修改配置文件的 worker_ processes 参数 一般设为 CPU 的个数或者核数 在高并发情况下可设置为 CPU 个数或者核数的2倍 运行进程数多-些,响应访问请求时, Nginx 就不会临时启动新的进程提供服务,减少了系统的开销,提升了服务速度 使用 ps aux 查看运行进程数的变化情况 默认情况, Nginx 的多个进程可能跑在一个 CPU 上, 可以分配不同的进程给不同的 CPU 处理,充分利用硬件多核多 CPU 在一台4核物理服务器,可进行以下配置,将进程进行分配 Worker_ cpu_affinity 0001 0010 0100 1000 配置实例 [root@localhost conf]# ps aux | grep nginx //查看进程数 root 5278 0.0 0.0 20548 612 ? Ss 15:17 0:00 nginx: master process /usr/local/nginx/sbin/nginx nginx 5279 0.0 0.0 23076 1396 ? S

python进程、线程、协程

∥☆過路亽.° 提交于 2019-12-24 11:50:42
python 线程与进程简介 进程与线程的历史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硬件中的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它承担计算机的所有任务。 操作系统是运行在硬件之上的软件,是计算机的管理者,它负责资源的管理和分配、任务的调度。 程序是运行在系统上的具有某种功能的软件,比如说浏览器,音乐播放器等。 每次执行程序的时候,都会完成一定的功能,比如说浏览器帮我们打开网页,为了保证其独立性,就需要一个专门的管理和控制执行程序的数据结构——进程控制块。 进程就是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 进程一般由程序、数据集、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我们编写的程序用来描述进程要完成哪些功能以及如何完成;数据集则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资源;进程控制块用来记录进程的外部特征,描述进程的执行变化过程,系统可以利用它来控制和管理进程,它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在早期的操作系统里,计算机只有一个核心,进程执行程序的最小单位,任务调度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抢占式方式进行进程调度。每个进程都有各自的一块独立的内存,保证进程彼此间的内存地址空间的隔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程出现了很多弊端,一是进程的创建、撤销和切换的开销比较大,二是由于对称多处理机(对称多处理机(SymmetricalMulti-Processing)又叫SMP,是指在一个计算机上汇集了一组处理器(多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