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分区

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理论巩固,转载需授权)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19-11-27 16:47:40
一、磁盘基础 二、检测并确认新硬盘 三、规划硬盘中的分区 四、创建文件系统 五、挂载、卸载文件系统 一、硬盘物理结构 盘片:硬盘有多个盘片,每盘片2面 磁头:每面一个磁头 硬盘的数据结构 扇区:盘片被分为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区存放512字节的数据。 磁道: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 柱面: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 TIP:盘片是机械硬盘(u盘即将淘汰、云盘在未来会替代u盘进行存储) 磁盘结构如下图 ■硬盘存储容量=磁头数x磁道(柱面)数x每道扇区数x 每扇区字节数 ■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 ■磁盘接口类型 ●IDE (并口):Hd●SATA (串口)●SCSl:sd 二、检测并确认新硬盘 硬盘中一般会有多个盘片组成,每个盘片包含两个面,每个盘面都对应地有一个读/写磁头。受到硬盘整体体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盘片数量都受到限制,一般都在5片以内。盘片的编号自下向上从0开始,如最下边的盘片有0面和1面,再上一个盘片就编号为2面和3面。 柱面由多个磁道所组成,扇区是磁盘的最小组成部分,通常是512字节。 1.Page:描述内存的最小单元 2.扇区:磁盘的最小单元 3.块:操作系统针对硬盘读写的最小单元 4.扇区 < = 块/簇 < = page 三、规划硬盘中的分区  MBR与磁盘分区表示 ■主引导记录(MBR: Master Boot

linux文件系统-ext2文件系统

寵の児 提交于 2019-11-27 08:31:54
文件系统的作用就是 怎么管理磁盘上存储的文件,包括增删改查等 ,本文主要介绍ext2文件系统 1.ext2文件系统的整体布局 文件系统管理的单元是数据块,每个块的大小是一样的;上图中的 启动块 Boot Block 中存储的是磁盘分区信息和启动信息,不属于ext2文件系统,启动块之后才是文件系统的开始;ext2文件系统将整个磁盘分区划分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块组。 超级块(Super Block) 描述整个磁盘分区的信息,例如数据块的大小,文件系统版本号等;超级块在每个块组都有一份拷贝。 块组描述符表(GDT, Group Descriptor Table) 由很多块组描述符组成,分区有多少块组就有多少块组描述符;块组描述符中存储的是关于一个块组的描述信息,例如,这个块组的从哪里开始是inode表,哪里开始是数据块。 块位图(Block Bitmap) 本身占用一个块,其中每个Bit表示某一个块是否被使用,1表示被使用,0表示处于空闲 inode位图(inode Bitmap) 和块位图一样,本身占用一个块;其中每一个Bit表示一个inode是否可用。 inode表(inode Table) 由很多inode构成,inode中的主要信息有 文件的大小、权限、位置和连接数等 。 2.软链接和硬链接 硬链接 硬链接是两个文件名共享同一个inode,类似与智能指针 shared_ptr

Linux运维基础-磁盘管理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1-27 05:19:25
设备文件 一切皆文件:open(),read(),write(),close() 设备类型: 字符文件:char,c,存取单位字符,键盘 块设备:block,b,存取单位块,磁盘 设备文件:/dev/下关联至一个设备驱动程序,进而能够与之对应的硬件设备进行通信 设备号码:主设备号(标识设备类型),次设备号(标识同一类型下的不同设备) 硬盘接口类型: 并行:IDE,SCSI 串口:SATA,SAS,USB 复制设备文件cp -a 例如:在/data下创建字符设备:mknod /data/zerofile c 1 5 创建10M的test文件:dd if=/data/zero of=test bs=1M count=10 hexdump -C test查看二进制,里面全是0 CHS 磁盘三维 sector 扇区 head 磁头 track磁道 cylinder 柱面(柱面数等于磁道数) 6bit sector 8bit head 10bit track 采用24bit位寻址 最大寻址空间8GB LBA(逻辑块寻址) LBA是一个整数,通过转换成CHS格式完成磁盘具体寻址 LBA采用48个 bit位寻址 最大寻址空间128PB 使用磁盘 1.分区 2.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 3,挂载:分配目录名 磁盘分区: 为什么分区: 优化I/O性能 实现磁盘空间配额限制 提高修复速度 隔离系统和程序

九、磁盘管理(分区、格式化)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1-27 05:03:42
   块设备:block 存取单位“块” 磁盘 字符设备:char 存取单位“字符” 键盘 设备文件: 关联至一个设备驱动程序,进而能够跟与之对应硬件设备进行通信   只有元数据,没有数据   设备号码       主设备 :major number 标识设备类型       次设备:minor number 标识同一类型下的不同设备   硬盘接口类型:数据交换能力    并口:     IDE :33MB/S (接口速率)     SCSI :640MB/S    串口:    SATA:6Gbps     SAS:6Gbps     USB : 480MB/s    磁盘设备的设备文件命名:       IDE: /dev/hd       SCSI,SATA,SAS,USB :/dev/sd       不同设备:a-z         /dev/sda ,/dev/sdb....      同一哦设备上的不同分区:1,2,3....         /dev/sda1 , /dev/sda5 1.磁盘的基础知识 1.1机械硬盘(HDD:Hard Disk Drive) 机械硬盘由多块盘片组成,它们都绕着主轴旋转。每块盘片上下方都有读写磁头悬浮在盘片上下方,它们与盘片的距离极小。在每次读写数据时盘片旋转,读写磁头被磁臂控制着不断的移动来读取其中的数据。

linux lvm 磁盘管理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1-26 21:56:03
附加:lvm 这是一个新系统,依然debian 6.0.6,走起 我在装系统的时候手动进行了分区(之前都是自动分区并配置lvm,感觉不怎么合适),三个主分区:/boot,/,/swap 预留了30G的空间,其实是我以一个20G的debian系统原版为backingfile(qemu)创建的一个50G的磁盘,所以会有30G空余 通过fdisk创建一个扩展分区,在创建一个逻辑分区,然后通过t命令将其id设置为8e(标准lvm分区) 必须要说明一下的是本文只是介绍一下lvm的基本操作,也是自己的备忘。并不涉及与raid的配合,因为本人木有环境,大神莫怪,权当学习。并且本文并不涉及fdisk等命令,若您想对此进行了解,小弟还有一篇文章 http://www.cnblogs.com/fangfangmian/archive/2013/01/10/2855373.html 感兴趣的可以去瞧瞧看看,呵呵 p命令查看如下: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a: 53.7 GB, 536870912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6527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Linux LVM磁盘管理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1-26 21:55:42
场景描述: 安装操作系统的时候,做了LVM,应用软件基本装在了“/”目录下,服务器运行一段时间后,该目录下的存储空间使用紧张,现利用LVM对其进行磁盘空间扩容。 注:安装系统的时候需要做逻辑卷管理,保证系统要有VG,扩展或者添加完硬盘后需要重启服务器,添加的硬盘才能被发现。 另:这里需要搞清楚,是扩展了原有分区还是增加了新的硬盘; 例如:如果是在原有分区SDA上扩展了10G,则命令行fdisk -l 不会看到新的分区; 如果是新添加的硬盘,fdisk -l 可以看到 sdb sdc 等新的未分配的分区。 结果演示:扩展sda,磁盘分区sda使用情况打印输出:(可以看到空间变成了32.2G增大了10G) 为服务器增加新硬盘,这里我们加了两块,开机识别出来是sdb和sdc; (1) 我们可以看到有3块硬盘,第一块硬盘已经分区并使用,第二块和第三块硬盘没有使用,现在我们要在第二块硬盘sdb上新建LVM分区 使用fdisk /dev/sdb进行分区,按n创建一个新的分区,按P创建主分区,按1,创建第一块分区,选择开始磁道,按照默认模式开始,使用整个硬盘空间。创建好后按w生效退出。(注意:即使是另一种情况,扩展sda,也需要对sda重新分区,Partition number (1-4)时输入对应的数值。) 将新的分区,格式化; #mkfs -t ext3 /dev/sdb1

Linux磁盘管理和lvm

眉间皱痕 提交于 2019-11-26 21:55:11
磁盘管理 硬盘接口和硬盘种类 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SAS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SAS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 SATA硬盘:     用SATA接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以后PC机的主流发展方向,因为其有较强的纠错能力,错误一经发现能自动纠正,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新的SATA 使用了差动信号系统"differential-signal-amplified-system"。这种系统能有效的将噪声从正常讯号中滤除,良好的噪声滤除能力使得SATA只要使用低电压操作即可,和 Parallel ATA 高达5V的传输电压相比,SATA 只要0.5V(500mv) 的峰对峰值电压即可操作于更高的速度之上。"比较正确的说法是:峰对峰值'差模电压'"。一般转速可达7200转/分。 SCSI硬盘:   SCSI硬盘即采用SCSI接口的硬盘。 优点: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它由于性能好、稳定性高,因此在服务器上得到广泛应用。缺点:由于SCSI硬盘价格非常昂贵,所以一般的PC是不会使用SCSI硬盘。 一般转速可达10000转/分。 SAS硬盘: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

磁盘使用:分区,创建文件系统,挂载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19-11-26 21:20:10
虚拟机添加新硬盘 先为虚拟机添加块新硬盘 在虚拟机上右键点击, 出现设置,下一步点下面的添加, 出现硬盘,点击下一步 出现SCSI,继续下一步 点击创建新虚拟盘 继续下一步 最大磁盘大小 看你需求 我选的是120G, 点击将虚拟盘存储为单个文件 继续下一步 出现对话框 点击完成 在虚拟机点设置 就能看到有个新的硬盘 重启虚拟机 之后继续我们要操作的创建分区 进行对新硬盘的分区 查看系统是否有新的硬盘: fdisk -l或者lsblk 我用的是lsblk 如下 有新硬盘了 接下来就进行分区了 有两种选择mbr与gpt mbr分区表 只支持单个分区最大空间为2TB, 可划分为4个主分区 或者 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可有多个逻辑分区。 而gpt分区则无4个主分区限制 mbr 1,创建分区, 输入n,单机回车键, 2,选择分区编号,默认即可,直接单击回车: 3,要求输⼊起始扇区号,默认即可,直接输⼊回车: 4,要求输⼊结束扇区号,⼀般直接指定第⼀个分区的空间⼤⼩,输⼊:+80G 5,然后,根据以上步骤, 分别创建第2和第3个分区, 只是在要求输⼊ 终⽌扇区号输⼊不同的空间⼤⼩,输入:+10G 6,而第3个分区, 因为新增硬盘空间⼀共1200G空间, 我们分配最后⼀个分区时, 就剩下了30G空间, 所以,在指定结束扇区号可直接回车,不用在输入了 7,最后,保存退出,输⼊:w 8

磁盘管理及维护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19-11-26 17:12:23
磁盘管理及维护: ​ 磁盘文件名: ​ /dev/sd[a-p][1-128] ​ /dev/hd[] ​ /dev/vd[] [] (虚拟化磁盘) ​ 磁盘最小存储单位:扇区 fdisk : 查看分区信息 ​ -a:设置一个启动分区 ​ -b:编辑一个分区的标签 ​ -l:列出已知的分区表 ​ -m:打印菜单 ​ -n:创建一个分区 ​ -p:打印出分区表 ​ -d:删除分区 分区命令: fdisk /dev/sda ​ n ​ p ​ w(保存退出) 重启: partprobe /dev/sda* 格式化: mkfs.xfs /dev/sda* 注意挂载文件位置,换磁盘后看不到别的磁盘下挂载的文件。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a name [root@localhost ~]# mkfs.xfs /dev/sda3格式化分区 mkfs: ext2,ext3,ext4,xfs,btrfs 创建文件系统:mkfs.ext2 分区 ​ -t:指定创建的文件系统类型 ​ mkfs -t ext4=mkfs.ext4 ​ -b:创建文件系统指明块大小 ​ 1024 2048 4096 ​ -L:lable:指明卷标 ​ -j:创建有日志功能的文件系统 ​ -i:指明iNode与字节的比率 ​ -N:直接指定创建的文件系统的iNode的数量 ​ -m

Windows Server2008安装过程

蓝咒 提交于 2019-11-26 14:37:31
1、本案例用虚拟机装 注意:1、找个镜像刻录成光碟 2、真机的先下载老毛桃或者大白菜进行做 "PE",然后将进bios设置(r如果你用USB则调USB,用光碟调CD)为第一启动项!(推荐用2装!) 2、下一步 3、磁盘分区 点击自定意义 调动磁盘的大小 新建你喜欢多大就分多大! 注意新建然后输入大小按应用即可! 下一步,等待安装。。。。。 首次进入改密码!安装结束!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9616635/242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