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基于角色的权限访问控制 RBAC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19-12-02 06:43:01
五个表: 管理员表: z_admin CREATE TABLE `z_admin` ( `id` smallint(5)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管理员ID', `username` varchar(50) COLLATE utf8mb4_unicode_ci NOT NULL COMMENT '用户名', `password` varchar(255) COLLATE utf8mb4_unicode_ci NOT NULL COMMENT '密码', `created_ip` int(11) unsigned NOT NULL COMMENT '创建该管理员的时候的IP', `created_at` int(11) unsigned NOT NULL COMMENT '创建时间', `is_used` tinyint(1) unsigned NOT NULL DEFAULT '0' COMMENT '是否启用 0表示启用 1表示禁用',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sername` (`usernam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OLLATE=utf8mb4_unicode_ci COMMENT='管理员表'; 规则表: z

数电、第四章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19-12-02 05:10:18
组合逻辑电路 一、概述 1.从功能上:任意时刻的输出仅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 2.电路结构上:不含记忆(存储)元件。 二、逻辑功能的描述 1.组合逻辑电路框图 2.组合逻辑函数 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1.所谓分析一个给定的逻辑电路,就是要通过分析找出电路的逻辑功能。 分析过程: ~从电路的输入到输出逐级写出逻辑函数式,最后得到数输出与输入关系的函数。 ~用公式化简法或者卡诺图化简法将得到的函数式化简变换使得逻辑关系简洁明了。 ~为了使电路的逻辑功能更加直观,有时,还可以将逻辑函数转换为真值表的形式。 四、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根据给出的实际逻辑问题,求出实现这一逻辑功能的的最简单逻辑电路,这就是设计组合电路时要完成的工作。 所谓最简: ···电路所用的器件数量最少 ···器件种类最少 ···器件连线再少 五、设计步骤 1.逻辑抽象 ··分析因果关系,确定输入输出变量 ··定义逻辑状态的含义(赋值) ··列出真值表 2.写出函数式 3.选定器件类型 4.根据所选的器件,对逻辑式化简(用门)变换式进行相应的描述。 5.画出逻辑电路 六、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1.编码器:将输入的每一个高低电平信号编成一个对应的二进制代码 类别: 普通编码器、特点:任何时刻只允许输入一个编码信号。 优先编码器、特点:允许用时输入多个信号,但只对其中优先权最高的一个进行编码。 实例:74HC148 2

Gitlab Runer CI/CD任务一直处于pending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2-01 19:53:26
在注册Runner时候这里输入了tag,这里指的是runner的标签,可以设置多个 ,分别用 ,号分割 .gitlab-ci.yml文件中 管道中没有指定tags标签 (这里的设置代表是有此tag(标签)的Runner来运行此管道) 所以指定tag并且有此tag的Runner就可以运行 如果不指定 那么Runner的tags 就为空 (如果仅用于个人 可以设置Runner的tags为空)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sifan/p/11715438.html

VPGAME 的 Kubernetes 迁移实践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2-01 19:38:39
作者 | 伍冲斌 VPGAME 运维开发工程师 导读 :VPGAME 是集赛事运营、媒体资讯、大数据分析、玩家社群、游戏周边等为一体的综合电竞服务平台。总部位于中国杭州,在上海和美国西雅图分别设立了电竞大数据研发中心和 AI 研发中心。本文将讲述 VPGAME 将服务器迁移至 Kubernetes 的过程。 背景 随着容器技术的日趋成熟,公司近期计划将服务迁移至容器环境,通过 Kubernetes 对容器进行调度、编排和管理。并借此机会,对服务进行标准化,优化整个 CI/CD 的流程,提高服务部署的效率。 CI/CD 工具的选择 CI/CD 工具上,我们选择了 GitLab-CI。GitLab-CI 就是一套配合 GitLab 使用的持续集成系统,以完成代码提交之后的安装依赖、编译、单元测试、lint、镜像构建以及发布等工作。 GitLab-CI 完美地和 GitLab 进行集成,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安装配置 gitlab-runner 即可。GitLab-Runner 在向 GitLab 完成注册后可以提供进行 CI/CD 操作的环境,负责从 GitLab 中拉取代码,根据代码仓库中配置的 gitlab-ci.yml ,执行相应的命令进行 CI/CD 工作。 相比于 Jenkins,GitLab-CI 配置简单,只需在工程中配置 gitlab-ci.yml 文件完成 CI/CD

Travis CI持续集成使用

耗尽温柔 提交于 2019-12-01 19:34:21
用好这个工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使开发流程更可靠和专业化,从而提高软件的价值。而且,它对于开源项目是免费的,不花一分钱,就能帮你做掉很多事情。 一、什么是持续集成? Travis CI 提供的是持续集成服务(Continuous Integration,简称 CI)。它绑定 Github 上面的项目,只要有新的代码,就会自动抓取。然后,提供一个运行环境,执行测试,完成构建,还能部署到服务器。 持续集成指的是只要代码有变更,就自动运行构建和测试,反馈运行结果。确保符合预期以后,再将新代码"集成"到主干。 持续集成的好处在于,每次代码的小幅变更,就能看到运行结果,从而不断累积小的变更,而不是在开发周期结束时,一下子合并一大块代码。 二、使用准备 Travis CI 只支持 Github,不支持其他代码托管服务。这意味着,你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使用 Travis CI。 1、拥有 GitHub 帐号 2、该帐号下面有一个项目 3、该项目里面有可运行的代码 4、该项目还包含构建或测试脚本 首先,访问官方网站 travis-ci.org ,使用 Github 账户登入 Travis CI,登录后右上角头像有settings,进入后会列出你有的repositories。以及你所属于的组织。此时,选择你需要 Travis 帮你构建的仓库,打开仓库旁边的开关。一旦激活了一个仓库,Travis

Luogu_P1850 换教室 DP+期望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01 19:24:56
Luogu_P1850 换教室 ### DP+期望 题目链接 题目好长啊,也化简不了 考虑DP 设 \(f[i][j][0/1]\) 为从 \(1\) 到 \(i\) 交换 \(j\) 个(不一定成功),当前换或者不换的耗费体力值的总和的期望 先用floyd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 然后进行DP 分当前点选与不选进行分类 具体看注释 代码和注释如下: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2010; int n,m,v,e; int ci[maxn],di[maxn]; double p[maxn],tu[500][500],f[maxn][maxn][2]; int main() { scanf("%d%d%d%d",&n,&m,&v,&e); for(int i=1;i<=n;i++) scanf("%d",&ci[i]); for(int i=1;i<=n;i++) scanf("%d",&di[i]); for(int i=1;i<=n;i++) scanf("%lf",&p[i]); for(int i=1;i<=v;i++) for(int j=1;j<=v;j++) tu[i][j]=0x3f3f3f3f; for(int i=1;i<=v;i++) tu[i][i]=0; for

查看数据库字符集和排序规则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2-01 18:23:09
查看数据库字符集 mysql> show charset; +----------+-----------------------------+---------------------+--------+ | Charset | Description | Default collation | Maxlen | +----------+-----------------------------+---------------------+--------+ | big5 | Big5 Traditional Chinese | big5_chinese_ci | 2 | | dec8 | DEC West European | dec8_swedish_ci | 1 | | cp850 | DOS West European | cp850_general_ci | 1 | | hp8 | HP West European | hp8_english_ci | 1 | | koi8r | KOI8-R Relcom Russian | koi8r_general_ci | 1 | | latin1 | cp1252 West European | latin1_swedish_ci | 1 | | latin2 | ISO 8859-2 Central European |

大公司是如何保证代码质量的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19-12-01 17:32:05
  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保证代码质量的手段和流程   代码质量是公司赖以生存的土壤。产品质量是红线,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目前代码质量管理的流程中,大部分借助工具实现,可靠性、自动化程度较高。 一、代码质量的四个方面   1. 意识培养 + 成文的规范保证   新员工入职,会进行详尽的培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代码整洁之道 编程最佳实践 团队自己成文的编码规范(类似开发者手册),涵盖命名、圈复杂度、单元测试和覆盖率等指标性要求   2. 强大的 CI 守护系统   CI(Continuous integration,持续集成)在企业级开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谓 CI,简单的理解就是:我们每次提交代码时,都会做各种各样的检查和测试以保证质量(CI 防护网),通过之后才有可能将代码集成到代码库的主干上去。由于这个过程很频繁,所以叫做持续集成。现在还发展出了 CD(持续部署)。   实际工作流程如下: 自查语法,并在本地执行各种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圈复杂度、PCLint、安全分析、单元测试、代码覆盖率等等。 本地检查通过后,再推代码入库。此时会触发 CI 防护。CI 自动合并代码,将各个库的代码放到同一目录下(或者通过软连接来实现),然后编译。编译之后做静态检查。如果不能通过,则返回至提交者。   分层多维度CI:每次提交都会进行 CI 防护(Verify CI),每天凌晨执行

微博云原生技术的思考与实践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2-01 10:22:01
作者:新浪微博架构师陈飞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全面拥抱云计算,开始关注云原生技术。从管理物理数据中心到使用云主机,我们不用再关心基础运维。从云主机到 Kubernetes 容器,我们不用再关心机器的管理。云上抽象层级越高,就越少人需要关心底层问题,企业就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与资源投入。云原生技术就是更高一层的抽象, CNCF 对云原生技术的定义是: 有利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应用。通过容器器、 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API等技术,构建容错性好、易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 例如 FaaS 架构,开发者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服务器,构建并运行应用程序和服务。还有面向开源架构的的云原生技术,与提供 MySQL, Redis 云服务类似,提供基于 Spring Cloud、Dubbo、HSF 等开源微服务架构的应用管理服务,开发者无需考虑部署、监控、运维的问题。 微博也一直在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云原生化,我们围绕 Kubernetes 构建面向容器的云原生基础设施,形成了物理数据中心加多个公有云的混合云 Kubernetes 平台,提供秒级伸缩能力。构建开箱即用的 CI/CD 体系,依托云原生伸缩能力,保证大量的 Job 稳定运行,让开发人员摆脱代码发布泥沼。接下介绍这几方面的实践经验。 物理数据中心

https://www.cnblogs.com/MrVolleyball/p/10315698.html 更新k8s镜像版本的三种方式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2-01 08:15:42
K8S+GitLab-自动化分布式部署ASP.NET Core(三) 更新镜像版本并部署到K8S上 一.介绍 前一篇,介绍了 ASP.NET Core部署到K8S上 ,下面介绍我们在发布新一版本中怎么通过Gitlab CI自动给镜像打版本并部署到K8S上. 二.我们通过GitLab CI/CD 变量 不废话,先上代码: stages: - build - test - package - deploy - release build: stage: build script: - cd Deploy.API - dotnet build test: stage: test script: - dotnet restore - dotnet build - cd minicover - dotnet restore - dotnet minicover instrument --workdir ../ --assemblies Deploy.API.UnitTests/bin/**/*.dll --sources Deploy.API/**/*.cs - dotnet minicover reset - cd .. - dotnet test --no-build Deploy.API.UnitTests/Deploy.API.UnitTests.csproj -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