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层

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几个重大差别

a 夏天 提交于 2019-11-29 04:43:46
传输服务由传输协议实现,两个传输实体之间的通信必须使用传输协议。传输协议在有些方面类似于数据链路协议。这两种协议都要处理: 错误控制 顺序性 流量控制 以及其他一些问题 然而,两者之间也存在重大差别,这些差别是因为这两种协议的运行环境不同而造成的,如下图所示 首先,在点到点链路上,无论是电缆还是光纤,路由器不必指定它要与哪一台路由器进行通话---每条出境线路直接通向一台特定的路由器。而在传输层,必须显示地指定接收方的地址。 其次,在一条线路上建立一个连接的过程非常简单:另一端总是在那里。两边都不需要做很多事情。即使在无线链路上,建立过程也没有多大的不同,只要发出的消息足够到达所有的其他接收方。如果因发生错误而消息没有被确认,可以再次重发。而在传输层中,初始的连接建立过程非常复杂,比如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再次,网络存在着潜在的存储容量,且网络具有延迟和重复数据包的 特性所产生的后果有时是灾难性的,因此这要求使用特殊的协议,以便正确地传输信息。 最后,这两层都需要缓冲和流量控制,当一帧到达时,链路总是有缓冲区可用。在传输层中,由于必须要管理大量的连接并且每个连接获得的带宽却又是可变的,因此,为每条线路分配多个缓冲区的思路不再有吸引力。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eni/p/11453966.html

【知识强化】第五章 传输层 5.3 TCP协议

六月ゝ 毕业季﹏ 提交于 2019-11-29 04:08:35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TCP协议的特点以及TCP报文段的格式。 首先呢我们来看一下TCP有哪些特点呢。之前我们说过TCP它是一个比较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所以最主要的特点它是可以面向连接的一种传输层协议。那之所以说面向连接呢就是指应用程序在使用这个TCP协议之前,必须要先建立好一个TCP的连接,在传输数据完毕之后呢再释放这个已经建立的连接。也就是说俩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啊好像就是在打call一样,啊只要两个人电话打通了才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也就是TCP它面向连接的一个特点。那这里面为什么说它是虚连接呢?这其实跟我们之前讲传输层逻辑通信是一样的道理,它并不是实际的一个物理连接,因为实际上这个连接过程应该是啊把这个数据报加上各个层次的首部之后,放到链路上面传输,然后再到接收端进行一步又一步的解封装。这个是一个完整的物理连接。但是TCP协议的使用呢,就好像两个进程之间建立一个一点对另一点的这种点对点的连接,好像是进程和进程直接连在一起了,所以我们说是一种虚连接。 第二个特点呢是就是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也就是说每一个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一对一的。所以TCP协议呢是没办法用于广播以及多播的这种通信方式。 那第三点呢就是TCP它可以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可以使得报文段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按顺序地到达。总结下来呢就是可靠有序,不丢不重。 第四个特点呢就是TCP是可以提供全双工通信的

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与TCP/IP模型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19-11-29 02:02:52
OSI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ed,OS)参考模型是一个开放式体系结构,它规定将网络分为七层,从 下往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邻节点之间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物理层的设计主要涉及物理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以及物理层接口连接的传输介质等问题。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固定格式的帧 3.网络层(network layer)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传输层要决定对会话层用户(最终的网络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因此我们把1-3层的协议称为点对点的协议,而把4-7层的协议叫做端对端协议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管理会话控制令牌管理(token management)数据中插入同步点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以下各层只关心从源端机到目标机可靠地传输比特,而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输的语法和语义。用一种大家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同时,也能提供压缩解压、加密解密。 7 . 应用层

网络(8)-HTTP、Socket、TCP、UDP的区别和联系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1-29 00:10:05
TPC/IP协议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而HTTP是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 一、TCP与UDP的不同 1. 是否需要建立连接。 UDP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TCP则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2. 是否需要给出确认 对方的传输层在收到UDP报文后,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而 TCP需要给出确认报文,要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 3.虽然UDP不提供可靠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UDP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UDP取代TCP】 和IP层的联系: IP层只负责把数据送到节点,而不能区分上面的不同应用,所以TCP和UDP协议在其基础上加入了端口的信息,每个端口标识的是一个节点上的一个应用。 除了增加端口信息,UPD协议基本就没有对IP层的数据进行任何的处理了。而TCP协议还加入了更加复杂的传输控制,比如滑动的数据发送窗口,以及接收确认和重发机制,以达到数据的可靠传送。不管应用层看到的是怎样一个稳定的TCP数据流,下面传送的都是一个个的IP数据包,需要由TCP协议来进行数据重组。 二、TCP与UDP的适用场景。 1. TCP用于在传输层有必要实现可靠传输的情况。 2. UDP主要用于那些对高速传输和实时性有较高要求的通信或广播通信。 举一个通过 IP 电话进行通话的例子。如果使用 TCP,数据在传送途中如果丢失就会被重发

计算机网络分层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19-11-28 23:57:49
1 TCP/IP 协议簇按层次分为应用层、网络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 1.1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服务。比如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和 DNS(domain name system) 1.2 传输层:提供出于网络连接中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传输层有两个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和 UDP (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1.3 网络层:处理在网络上流动的数据包。数据包是网络传输的最小单位。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aopengcheng/p/11433364.html

计算机网络概论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1-28 22:47:27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 1.书上出现的英语缩写和汉语的专有名词** 2.计算机网络:指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用来(共享资源)和(信息传递)的集合体 ·**(肯定考)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是指具有独立的(硬件)(软件)的计算机系统,可以独立完成任务的个体设备(不光是电脑,包括手机等其他电子设备) ·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的是(个体中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CPU,内存,存储,数据等)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为(硬件)、(软件)、(协议)三部分 ·硬件包含(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通信设备)(网络交换、互连设备、传输设备)等 比如:网线(传输设备)、网桥(互连设备) ·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客户连接软件(拨号上网的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电脑管家、360等))、网络应用软件(了解)等 ·协议分为国际标准OSI/RM和公认标准TCP/IP ·OSI/RM为七层结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理论参考模型 ·TCP/IP为四层结构,是目前公认的标准协议广泛用于互联网 中 二.计算机网络分类 1.按分布范围:局域网(两台电脑都算)、城域网、广域网(范围很大)(联通移动) 2.按拓扑结构:星型、环型、树型、总线型、全连接型、不规则型 3.按用途或连接方式等:专用网与公用网、校园网与企业网、骨干网与接入网、通信网(联通、移动)(ISP)与信息网(腾讯视频等提供信息的网站)(ICP)

一文搞懂TCP与UDP的区别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19-11-28 18:31:48
摘要: 计算机网络基础 作者: 浪里行舟 Fundebug 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引言 网络协议是每个前端工程师都必须要掌握的知识,TCP/IP 中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传输层协议,分别是 TCP 和 UDP,本文将介绍下这两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想阅读更多优质文章请猛戳GitHub博客 一、TCP/IP网络模型 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要相互通信,双方就必须基于相同的方法。比如,如何探测到通信目标、由哪一边先发起通信、使用哪种语言进行通信、怎样结束通信等规则都需要事先确定。不同的硬件、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一种规则。而我们就把这种规则称为协议(protocol)。 TCP/IP 是互联网相关的各类协议族的总称,比如:TCP,UDP,IP,FTP,HTTP,ICMP,SMTP 等都属于 TCP/IP 族内的协议。 TCP/IP模型是互联网的基础,它是一系列网络协议的总称。这些协议可以划分为四层,分别为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链路层:负责封装和解封装IP报文,发送和接受ARP/RARP报文等。 网络层:负责路由以及把分组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络或主机。 传输层:负责对报文进行分组和重组,并以TCP或UDP协议格式封装报文。 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比如HTTP、FTP、Telnet、DNS、SMTP等。

计算机网络面试题,“盘它”就对了

寵の児 提交于 2019-11-28 18:22:50
计算机网络一直是面试最头疼的问题,在这里,整理一份计算机网络相关的面试题,提高复习效率,节省更多的时间。 1、OSI,TCP/IP,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协议 OSI分层(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分层(四层):物理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各层协议: 物理层:RJ45、CLOCK、IEEE802.3(中继器,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PPP、FR、HDLC、VLAN、MAC(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IP、ICMP、ARP、RARP、OSPF、IPX、RIP、IGRP(路由器) 传输层:TCP、UDP、SPX 会话层:NFS、SQL、NETBIOS、RPC 表示层:JPEG、MPEG、ASCII 应用层:FTP、DNS、Telnet、SMTP、HTTP、WWW、NFS 各层协议: 物理层: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包PackeT)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段Segment)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协议数据单元SPDU) 表示层: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表示协议数据单元PPDU) 应用层

七层网络模型 比喻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19-11-28 10:41:47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原文地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02080/answer/150830722 车小胖​ OSI 参考模型 OSI,是英文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的缩写,中文翻译开放系统互联,一个抽象七层模型,但其核心思想一点也不抽象,非常具体,其核心思想: 1) 通信两端的主机能够理解对方的语言 这是要求主机使用相同协议格式来发送数据 2) 希望通信系统模块化,每个模块提供标准接口 每个模块给和直接耦合的模块提供标准化的流程接口,每个模块内部无论怎样实现没有硬性规定,但外在的接口一定是标准件,这样耦合的模块可以无缝对接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有: (1) 由于使用标准接口,每个通信模块可以独立开发,增加自由度,提高生产效率 (2) 增加代码的重复利用率,由于通信模块的标准化的外在接口,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使用现成的通信模块,而无需重新编码,这大大减轻了开发者的负担,间接地提供了生产效率。 注: 一切比喻都是为了方便理解,比喻不可能完全恰当的表达所有内容。本篇文章只是为了让大家大概了解 OSI 七层模型中每一层的基本功能,实际的应用中涉及到的不止这点点。想要学精还是要看书!!!(三个感叹号) 当然,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我会不定期的发布一些通信类的科普文章~ 以下为正文

TCP和UDP的区别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19-11-28 10:24:18
摘要: 计算机网络基础 引言 网络协议是每个前端工程师都必须要掌握的知识,TCP/IP 中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传输层协议,分别是 TCP 和 UDP,本文将介绍下这两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TCP/IP网络模型 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要相互通信,双方就必须基于相同的方法。比如,如何探测到通信目标、由哪一边先发起通信、使用哪种语言进行通信、怎样结束通信等规则都需要事先确定。不同的硬件、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一种规则。而我们就把这种规则称为协议(protocol)。 TCP/IP 是互联网相关的各类协议族的总称,比如:TCP,UDP,IP,FTP,HTTP,ICMP,SMTP 等都属于 TCP/IP 族内的协议。 TCP/IP模型是互联网的基础,它是一系列网络协议的总称。这些协议可以划分为四层,分别为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链路层:负责封装和解封装IP报文,发送和接受ARP/RARP报文等。 网络层:负责路由以及把分组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络或主机。 传输层:负责对报文进行分组和重组,并以TCP或UDP协议格式封装报文。 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比如HTTP、FTP、Telnet、DNS、SMTP等。 在网络体系结构中网络通信的建立必须是在通信双方的对等层进行,不能交错。 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在发送端时经过各层时都要附加上相应层的协议头和协议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