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层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基本单位、设备、协议以及地址表达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19-11-29 23:36:49
名称 传输基本单位 设备 协议 地址表达 应用层 数据 应用程序 HTTP、SMTP、POP3、TELNET、SNMP、FTP、DHCP、TFTP、 域名地址 传输层 数据段 进程、端口 TCP、UDP 进程的端口号 网络层 数据包 路由器、防火墙 IP、ICMP、IGMP、ARP、RIP、OSPF IP地址 数据链路层 帧 网卡、网桥、交换机 802.3、802.11、HDLC、PPP MAC地址 物理层 比特 集成器、中继器、网线 v.24、v.35、RS232、RS485 注: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OP3:邮局协议 TEL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FTP:文本传输协议 DHCP:动态主机设置协议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 ICMP:控制报文协议 IGMP:网络组管理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 RIP:路由信息协议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内部网关协议 802.3:以太网协议 802.11:无线局域网络制定的标准 HDLC:高级数据链路封装协议 PPP:点到点协议 v.24、v.35、RS232、RS485:定义物理层的接线标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ero-Bin/p/11539647.html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族0.0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1-29 22:25:02
---恢复内容开始---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 表示层>>>应用层。 1、物理层: 物理层提供用于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接口的条件,以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并在两个相邻节点的线路上,将网络层传送下来的信息包组成帧传送,每一帧包括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定义物理源地址和物理目的地址。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定义帧的顺序控制,流量控制,面向连接或非连接的通讯类型。 3、网络层: 网络层功能包括定义逻辑源地址和逻辑目的地址,提供寻址的方法,连接不同的数据链路层等。 4、传输层: 传输层可以为主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或不可靠的通讯服务。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下层网络的细节,保证通信的质量,消除通信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进行流量控制,以及对分散到达的包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序等。 5、会话层: 会话层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以组织并协商两个表示层进程之间的会话,并管理他们之间的数据交换。 6、表示层: 表示层处于OSI模型的第六层,它就是为不同的通信系统制订一种相互都能理解的通信语言标准。 7、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由用户终端的应用软件构成,如我们常见的Telnet、FTP、SNMP等协议都是属于应用层的协议。 ---恢复内容结束--- 来源:

TCP/IP HTTP Socket的关系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19-11-29 22:17:28
先看下面这个图 网络由下往上分为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一般我们都知道IP协议对应于网络层,TCP对应于传输层、http协议对应于应用层,三者这这间没有对比性。 socket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和应用 ,也可以说,T CP/IP协议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的 htt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 关于TCP/IP和HTTP协议的关系,网络有一段比较容易理解的介绍:   “我们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只使用(传输层)TCP/IP协议,但是那样的话,如果没有应用层,便无法识别数据内容。   如果想要使传输的数据有意义,则必须使用到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协议有很多,比如HTTP、FTP、TELNET等,也可以自己定义应用层协议。   WEB使用HTTP协议作应用层协议,以封装HTTP文本信息,然后使用TCP/IP做传输层协议将它发到网络上。”   而我们平时说的最多的socket是什么呢,实际上socket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Socket本身并不是协议,而是一个调用接口(API)。   通过Socket,我们才能使用TCP/IP协议。   实际上,Socket跟TCP/IP协议没有必然的联系。   Socket编程接口在设计的时候,就希望也能适应其他的网络协议。   所以说

对TCP/IP网络协议的深入浅出归纳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1-29 22:17:12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开发,涉及到网络编程,开发 过程比较顺利,但任务完成后始终觉得有一些疑惑。主要是因为对网络协议不太熟悉,对一些概念也没弄清楚。后来 我花了一些时间去了解这些网络协议,现在对TCP/IP网络协议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里总结出来,可以梳理一下我对网络协议的理解,加深印象. 话说两台电脑要通讯就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就好比两个人要沟通就必须使用共同的语言一样。一个只懂英语的人,和一个只懂中文的人由于没有共同的语言(规则)就没办法沟通。两台电脑之间进行通讯所共同遵守的规则,就是网络协议。 那么谁来制定这个网络协议?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了网络协议的基 本框架,被称为OSI模型。要制定通讯规则,内容会很多,比如要考虑A电脑如何找到B电脑,A电脑在发送信息 给B电脑时是否需要B电脑进行反馈,A电脑传送给B电脑的数据的格式又是怎样的?内容太多太杂,所以OSI模型将这些通讯标准进行层次划分,每一层次解决 一个类别的问题,这样就使得标准的制定没那么复杂。OSI模型制定的七层标准模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 层。 虽然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这样一个网络协议的模型,但是实际上互联网通讯使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网络协议。 TCP/IP 是一个协议族,也是按照层次划分。共四层:应用层,传输层,互连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那么TCP

TCP/IP网络协议的通俗理解,socket,http,soap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1-29 21:45:20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开发,涉及到网络编程,开发过程比较顺利,但任务完成后始终觉得有一些疑惑。主要是因为对网络协议不太熟悉,对一些概念也没弄清楚。后来我花了一些时间去了解这些网络协议,现在对TCP/IP网络协议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里总结出来,可以梳理一下我对网络协议的理解,加深印象. 话说两台电脑要通讯就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就好比两个人要沟通就必须使用共同的语言一样。一个只懂英语的人,和一个只懂中文的人由于没有共同的语言(规则)就没办法沟通。两台电脑之间进行通讯所共同遵守的规则,就是网络协议。 那么谁来制定这个网络协议?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了网络协议的基本框架,被称为OSI模型。要制定通讯规则,内容会很多,比如要考虑A电脑如何找到B电脑,A电脑在发送信息给B电脑时是否需要B电脑进行反馈,A电脑传送给B电脑的数据的格式又是怎样的?内容太多太杂,所以OSI模型将这些通讯标准进行层次划分,每一层次解决一个类别的问题,这样就使得标准的制定没那么复杂。OSI模型制定的七层标准模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虽然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这样一个网络协议的模型,但是实际上互联网通讯使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网络协议。 TCP/IP 是一个协议族,也是按照层次划分。共四层:应用层,传输层,互连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那么TCP

TCP/IP协议基础知识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19-11-29 21:07:22
1. TCP/IP协议分层模型 1. TCP/IP协议分层模型主要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以及网络接口层。 (1)网络接口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指底层实现数据传输的硬件设备。 (2)网络层:相当于OSI模型中的网络层,基于IP地址进行数据发送。(I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类型的分组交换协议,不具备数据重发的能力,即使数据未能成功到达目标地址也不会重发,其无法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 (3)传输层:相当于OSI模型中的传输层,一台计算机通常会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因此必须分清两台计算机之间是哪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在进行通信。TCP协议中通过端口号来进行区分识别。(TCP协议是一种面向有连接的传输层协议,保证通信主机之间的数据可达)。 (4)应用层:相当于OSI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这三层协议在TCP/IP模型中全部集中到了应用程序中进行实现(网络层和传输层由操作系统实现)。 2. TCP/IP协议通信示例 1. 数据包首部:每经过TCP/IP模型中的一层协议处理,都会在数据首部加上一个首部信息,该信息中包含了协议的对数据一些处理方式。过程如下 (1)发送端发送数据后,首先经过应用层协议处理(比如http协议),就在数据的首部添加上应用层协议的首部信息; (2)然后经过传输层,传输层中的TCP协议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添加上TCP协议的首部信息。 (3

简述计算机网络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1-29 19:20:18
一、c/s架构和b/s架构 c/s架构:客户端和服务器 eg:QQ、微信 c端-----------------------网络---------------------s端 c端:就是客户端 s端:有固定IP,并且稳定一直在运行,支持高并发 b/s架构:浏览器和服务器 eg:京东、天猫 其实b/s架构的本质也是c/s架构 二、网络协议 什么是网络? 网络就是网络连接介质+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 OSI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OSI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2.1 物理层 主要是010101的高低压电信号 2.2 数据链路层 通过etherner协议(以太网协议,,定义了以太网的分组方式)把物理层的电信号分组,每一组叫一个数据报/数据帧。 每一数据帧分成报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 | 报头(18字节) | data(46-1500) | ​ 报头(固定18字节):发送者占6位,接收者占6位,数据类型占6位 mac地址 :发送者,接收者地址,就是mac地址,每个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总长度为48位2进制,12位16进制数表示(前六位是厂商编号,后六位是流水线号) 广播:同一个局域网内通信,会出现广播风暴 2.3 网络层 IP:主要有IPV4和IPV6 IPV4:32位2进制,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thrift入门(1)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19-11-29 18:25:41
参考: https://www.jianshu.com/p/4723ce380b0e https://www.cnblogs.com/carlos-mm/p/6297197.html 一. 什么是Thrift? RPC框架调用基本模型:如person.getPersonByName(String name),首先客户端先序列化调用数据,传给服务端,服务端再反序列化提取调用信息,查询客户端所需要的数据,完成之后再序列化结果传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再反序列化得到结果。 Apache thrift是一个可伸缩的,并且跨语言的一种服务性的开发,他所完成的功能实际上和protobuf是类似的。简单来说,是Facebook公布的一款开源跨语言的RPC框架。 二. 什么是RPC框架? RPC全称为Remote Procedure Call,意为远程过程调用。 假设有两台服务器A,B.A服务器上部署着一个应用a,B服务器上部署着一个应用b,现在a希望能够调用b应用的某个函数(方法),但是二者不在同一个进程内,不能直接调用,就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在AB服务器之间建一条网络传输通道,a把参数传过去,b接收到参数调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结果,再通过网络传回给a。 简单讲就是A通过网络来调用B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涉及的东西很多,比如多线程、Socket、序列化反序列化、网络I/O,很复杂

OSI七层模型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19-11-29 17:18:53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借口。#协议有:HTTP、FIP、TF、SMIP、SNMP、DNS、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2] 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TCP/IP 层级模型结构,应用层之间的协议通过逐级调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层(Network Layer)和物理数据链路层(Physical Data Link)而可以实现应用层的应用程序通信互联。应用层需要关心应用程序的逻辑细节,而不是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活动

python--osi七层模型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1-29 16:19:55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参考模型 学计算机的人想必都对OSI七层参考模型不陌生,OSI七层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它是一个七层的、抽象的模型体,不仅包括一系列抽象的术语或概念,也包括具体的协议 那么,OSI七层参考模型包含哪七层呢? 分层: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 #,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2] 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TCP/IP 层级模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