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层

TCPIP 协议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2-09 21:48:59
本文背景: TCP/IP 模型很成功,其设计已经经得起多年的磨练。无奈, TCP/IP 协议族是很繁杂的一个模型,为了全面理解它,宜采取先全局后局部的庖丁解牛式。本文从应用的角度试着去理解 TCP/IP 的全貌,配合例子加以讲解。 本文目的: 巩固自己这方面的知识,作为深入 TCP/IP 协议族的基础。 本文内容: 1. TCP/IP 协议族组成 从字面上理解, TCP/IP 协议族只有 TCP 、 IP 协议,其实不然。其真正的名字是 Internet 协议族 (Internet Protocol Suite) 。和大型软件一样,其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每一层的功能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层上服务的协议也不是有区别的。从上往下看: 应用层(产生 | 利用数据) 协议: FTP 、 HTTP 、 SNMP( 网管 ) 、 SMTP(Email) 等常用协议; 职责:利用应用层协议发送用户的应用数据,比如利用 FTP 发送文件,利用 SMTP 发送 Email ;由系统调用交给运输层处理。 运输层(发送 | 接收数据) 协议: TCP( 有连接 ) 、 UDP( 无连接 ) ; 职责:负责建立连接、将数据分割发送;释放连接、数据重组或错误处理。 网络层(分组 | 路由数据) 协议: IP 、 ICMP( 控制报文协议 ) 、 IGMP( 组管理协议 ) ; 职责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刘丁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2-09 13:08:08
#一、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互联网的产生带来了机器间通讯的需求,而互联通讯的双方需要采用约定的 协议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属于通讯 协议 的一部分。通讯 协议 往往采用分层模型,不同模型每层的功能定义以及颗粒度不同,例如:TCP/IP 协议 是一个四层 协议 ,而OSI模型却是七层 协议 模型。 在 OSI七层 协议 模型中 展现层 (Presentation Layer) 的主要功能是把 应用层 的 对象 转换成一段连续的 二进制串 ,或者反过来,把 二进制串 转换成 应用层 的 对象 --这两个功能就是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一般而言, TCP/IP 协议 的 应用层 对应与 OSI七层 协议 模型的 应用层 ,展示层和会话层 ,所以序列化 协议 属于 TCP/IP 协议 应用层 的一部分。 本文对序列化 协议 的讲解主要基于 OSI七层 协议 模型 。 序列化: 将 数据结构 或 对象 转换成 二进制串 的过程 反序列化:将在序列化过程中所生成的 二进制串 转换成 数据结构 或者 对象 的过程 数据结构 、 对象 与 二进制串 不同的计算机语言中, 数据结构 , 对象 以及 二进制串 的表示方式并不相同。 数据结构 和 对象 :对于类似Java这种完全面向 对象 的语言,工程师所操作的一切都是 对象 (Object),来自于类的实例化。在Java语言中最接近 数据结构 的概念

Java 高级 --了解TCP/IP 协议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2-09 12:12:44
java 基础 --了解TCP/IP 协议 前言: 互联网采用TCP/IP协议。 TCP/IP是一种网际互联通信协议,它包括两个核心协议TCP和IP。 TCP称为传输控制协议,IP称为互联网络协议。 概念 TCP/IP模型有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每层分别具有不同的协议和功能,TCP/IP协议族是一组在不同层上的多个协议的组合。各层在实现自身的功能时,使用它的直接下层提供的服务,同时也为它的直接上层提供服务。下面说明这些协议进行协调工作的基本原理。 TCP/IP协议族中各协议之间的关系 TCP/IP协议族中有很多协议,这些协议处于不同的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每个应用层协议都是为了解决某一类应用问题而定义的。 各种应用进程就是通过不同的应用层协议来使用网络所提供的服务。 应用进程代表实现不同应用层协议功能的进程。例如,实现文件传输协议的FTP应用进程可以为用户提供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输服务,实现超文本传输协议的HTTP应用进程可以为用户提供浏览Web网页的功能等。 TCP和UDP区别 TCP和UDP是两个传输层协议。一般地,应用进程可以选择使用TCP或者UDP协议。如果应用层协议要求传输层提供可靠的服务,则应该选择TCP协议;否则,如果应用层协议要求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是可以容忍一定的数据丢失,则可以选择UDP协议

dubbo通信消息解析过程分析(1)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2-09 11:34:16
由于rpc底层涉及网络编程接口,线程模型,网络数据结构,服务协议,细到字节的处理。牵涉内容较多,今天就先从一个点说起。 说说,dubbo通过netty框架做传输层, 从接到数据字节流到把字节转换为dubbo上层可读的Request消息对象的过程 。当前dubbo还支持mina,grizzly做底层传输层。 这里包括两部,反序列化和解码。我打算分两篇写。这篇主要是说解码的过程。 就是下面这个dubbo架构图中,红框中的部分。 既然是netty做传输层,netty的基础得提一点。 netty框架是通过管道(ChannelPipeline)模型处理网络数据流的,每个管道中有多个处理接点(ChannelHandler), 节点分为,进站(client请求进服务端口)和出站(请求响应出服务端口)两种。比如一个进站消息总是,顺序的(顺序是程序中编码指定的)通过进站处理节点。 同理出站消息,总是顺序的通过出站节点到达网络接口。 dubbo2.5.6版本,传输层dubbo提供有netty3和netty4两种实现,初始化netty通道都在NettyServer类里,两个类同名,包名不同。 具体,netty3在NettyServer类里doOpen()方法: protected void doOpen() throws Throwable { NettyHelper

计算机网络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08 18:10:31
目录 1 计算机网络历史 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原理 2.1 数据通信原理 2.2 对等会话原理 3 OSI/RM七层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3.1 物理层:Physical 3.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3.3 网络层:Network 3.4 传输层:Transport 3.5 会话层:Session 3.6 表示层:Presentation 3.7 应用层:Application 4 TCP/IP四层模型 4.1 网络接口层:Link 4.2 网络互联层(网际层):Network 4.3 传输层:Transport 4.4 应用层:Application 5 IP地址 5.1 IP地址的特点 5.2 IPv4地址的分类 5.3 子网掩码 5.4 IP地址的计算 1 计算机网络历史 第一代: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只在内部进行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联网络,主机既做数据处理,又做通信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进入标准化发展(按协议进行) ARPANET的标准协议 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必须有冗余的路由(路由(路由寻址):路由器从一个接口上接收到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20191207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07 17:32:26
本文来源参考:https://www.cnblogs.com/xdyixia/p/9275246.html。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分层(7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分层(4层) :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 应用层。 五层协议 (5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 应用层。 TCP/IP五层模型每一层对应的设备分别是什么? 物理层: 网卡 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 网络层: 路由器 传输层: 防火墙 应用层:计算机 每一层的协议如下 : 物理层:RJ45、CLOCK、IEEE802.3 (中继器,集线器,网关) 数据链路:PPP、FR、HDLC、VLAN、MAC (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IP、ICMP、ARP、RARP、OSPF、IPX、RIP、IGRP、 (路由器) 传输层:TCP、UDP、SPX 会话层:NFS、SQL、NETBIOS、RPC 表示层:JPEG、MPEG、ASII 应用层:FTP、DNS、Telnet、SMTP、HTTP、WWW、NFS 二进制 每一层的作用如下 : 物理层: 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 数据链路层 :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 网络层 :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包PackeT)

哈工大 计算机网络 期末总结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2-06 21:12:19
零散知识点总结 概述 比特(bit), 字节(byte), 1 byte = 8 bit(空间上,位数上) kbps = 10 3 bps 时延带宽积中的时延是传播时延, 单向的, 不是RTT 传输层是 数据段 ; 网络层是 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是 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计算机网络结构: 网络边缘, 接入网络, 网络核心 端到端层: 传输层以上层次 OSI各层次(共7个)功能: 物理层: 比特编码, 时钟同步.. 数据链路层: 组帧, 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访问控制,物理寻址... 网络层: 逻辑寻址, 路由, 分组转发 传输层: 连接控制,差错控制, 连接控制, 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 会话层 : 会话控制, 同步 (最薄的一层) 表示层 :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缩. 数据表示转换. 应用层: 支持用户通过软件使用网络服务 完成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 网络层 多路复用技术: TDM,FDM,WDM,CDM 采用10Mbps的HFC接入Internet可能比2Mbps的ADSL接入还慢。 端到端原则:网络高层次的功能应尽可能的实现在网络边缘(终端设备),网络核心框架只提供最基本的标准的服务。 接入网络的方式: DSL. 电缆, FTTH, 拨号和卫星,以太网, wifi, 光纤。 常见的物理媒体: 双绞铜线, 同轴电缆, 光纤 ,陆地无线电信道

哈工大 计算机网络 期末总结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2-06 21:11:34
零散知识点总结 概述 比特(bit), 字节(byte), 1 byte = 8 bit(空间上,位数上) kbps = 10 3 bps 时延带宽积中的时延是传播时延, 单向的, 不是RTT 传输层是 数据段 ; 网络层是 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是 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计算机网络结构: 网络边缘, 接入网络, 网络核心 端到端层: 传输层以上层次 OSI各层次(共7个)功能: 物理层: 比特编码, 时钟同步.. 数据链路层: 组帧, 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访问控制,物理寻址... 网络层: 逻辑寻址, 路由, 分组转发 传输层: 连接控制,差错控制, 连接控制, 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 会话层 : 会话控制, 同步 (最薄的一层) 表示层 :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缩. 数据表示转换. 应用层: 支持用户通过软件使用网络服务 完成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 网络层 多路复用技术: TDM,FDM,WDM,CDM 采用10Mbps的HFC接入Internet可能比2Mbps的ADSL接入还慢。 端到端原则:网络高层次的功能应尽可能的实现在网络边缘(终端设备),网络核心框架只提供最基本的标准的服务。 接入网络的方式: DSL. 电缆, FTTH, 拨号和卫星,以太网, wifi, 光纤。 常见的物理媒体: 双绞铜线, 同轴电缆, 光纤 ,陆地无线电信道

哈工大 计算机网络 期末总结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2-06 21:10:31
零散知识点总结 概述 比特(bit), 字节(byte), 1 byte = 8 bit(空间上,位数上) kbps = 10 3 bps 时延带宽积中的时延是传播时延, 单向的, 不是RTT 传输层是 数据段 ; 网络层是 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是 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计算机网络结构: 网络边缘, 接入网络, 网络核心 端到端层: 传输层以上层次 OSI各层次(共7个)功能: 物理层: 比特编码, 时钟同步.. 数据链路层: 组帧, 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访问控制,物理寻址... 网络层: 逻辑寻址, 路由, 分组转发 传输层: 连接控制,差错控制, 连接控制, 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 会话层 : 会话控制, 同步 (最薄的一层) 表示层 :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缩. 数据表示转换. 应用层: 支持用户通过软件使用网络服务 完成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 网络层 多路复用技术: TDM,FDM,WDM,CDM 采用10Mbps的HFC接入Internet可能比2Mbps的ADSL接入还慢。 端到端原则:网络高层次的功能应尽可能的实现在网络边缘(终端设备),网络核心框架只提供最基本的标准的服务。 接入网络的方式: DSL. 电缆, FTTH, 拨号和卫星,以太网, wifi, 光纤。 常见的物理媒体: 双绞铜线, 同轴电缆, 光纤 ,陆地无线电信道

TCP/IP协议

眉间皱痕 提交于 2019-12-06 19:42:51
TCP/IP协议 TCP/IP: TCP/IP的全称为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指能够在多个不同网络间实现信息传输的协议簇。TCP/IP协议从名字上面看是指TCP协议和IP协议,但是实际上不仅仅指的是TCP 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IP协议。 TCP/IP协议简介: TCP/IP传输协议,即 传输控制/网络协议 ,也叫作网络通讯协议。它是在网络的使用中的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IP传输协议对互联网中各部分进行通信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规定。并且,TCP/IP传输协议是保证网络数据信息及时、完整传输的两个重要的协议。TCP/IP传输协议是严格来说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都包含其中。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传输协议 [2] TCP/IP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其中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Telnet、FTP、SMTP等,是用来接收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或者按不同应用要求与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传输层;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有UDP、TCP,是使用者使用平台和计算机信息网内部数据结合的通道,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与数据共享;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有ICMP、IP、IG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