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类

8、【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20-02-10 03:59:00
  适配器就是一种适配中间件,它存在于不匹配的二者之间,用于连接二者,将不匹配变得匹配,简单点理解就是平常所见的转接头,转换器之类的存在。   适配器模式有两种:类适配器、对象适配器、接口适配器   前二者在实现上有些许区别,作用一样,第三个接口适配器差别较大。 1、类适配器模式:   原理:通过继承来实现适配器功能。   当我们要访问的接口A中没有我们想要的方法 ,却在另一个接口B中发现了合适的方法,我们又不能改变访问接口A,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定义一个适配器p来进行中转,这个适配器p要实现我们访问的接口A,这样我们就能继续访问当前接口A中的方法(虽然它目前不是我们的菜),然后再继承接口B的实现类BB,这样我们可以在适配器P中访问接口B的方法了,这时我们在适配器P中的接口A方法中直接引用BB中的合适方法,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类适配器。   详见下方实例:我们以ps2与usb的转接为例 ps2接口:Ps2 1 public interface Ps2 { 2 void isPs2(); 3 } USB接口:Usb 1 public interface Usb { 2 void isUsb(); 3 } USB接口实现类:Usber 1 public class Usber implements Usb { 2 3 @Override 4 public void isUsb()

结构模式 - 4 适配器模式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20-02-10 03:57:40
出处地址 http://www.cnblogs.com/V1haoge/p/6479118.html   适配器就是一种适配中间件,它存在于不匹配的二者之间,用于连接二者,将不匹配变得匹配,简单点理解就是平常所见的转接头,转换器之类的存在。   适配器模式有三种:类适配器、对象适配器、接口适配器   前二者在实现上有些许区别,作用一样,第三个接口适配器差别较大,并不常使用。 问题:适配器模式和代理模式有什么区别?   首先,代理类和被代理类要实现相同接口,其次,代理类可以对被代理类的方法做些新的包装,而适配器只是做接口的转换,比如参数转换 适配器模式解决的问题: (1)从使用者角度来说,功能满足要求,接口不满足规范 已知2个接口,A,B,已有B的实现BI,可是想要AI,而且用B的功能,那么可以继承BI并实现A,在类中A.function中调用BI的方法 或者A中定义一个B的成员变量,然后 (2)接口方法太多,用适配器做一层(抽象类),然后继承抽象类,重写所需要的方法 适配器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通过继承,一种是通过组合,推荐使用组合的方式 1、类适配器模式:   原理:通过继承来实现适配器功能。   当我们要访问的接口A中没有我们想要的方法 ,却在另一个接口B中发现了合适的方法,我们又不能改变访问接口A,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定义一个适配器p来进行中转

抽象类和接口的异同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02-09 03:23:54
本文在文字说明的时候将不会举例,在文章写完后,在列出整个例子 一、抽象类:(abstract class) 抽象类是特殊的类,只是不能被实例化;除此以外,具有类的其他特性;重要的是抽象类可以包括抽象方法,这是普通类所不能的。抽象方法只能声明于抽象类中,且不包含任何实现,派生类必须覆盖它们。另外,抽象类可以派生自一个抽象类,可以覆盖基类的抽象方法也可以不覆盖,如果不覆盖,则其派生类必须覆盖它们。抽象类不能被密封。   抽象类中virtual和abstract的异同    相同点: 两者是为了实现多态,都可以重写。 对象都可以不调用子类的该方法。    不同点: virtual在基类中必须有方法的实现,abstract必须只有方法的声明 virtual在子类中可以不重写;abstract必须在子类中重写 二、接口:(interface)   接口是引用类型的,类似于类   接口有如下特性:接口除了可以包含方法之外,还可以包含属性、索引器、事件,而且这些成员都被定义为公有的。除此之外,不能包含任何其他的成员,例如:常量、域、构造函数、析构函数、静态成员。一个类可以直接继承多个接口,但只能直接继承一个类(包括抽象类)。    使用C#接口应注意几个问题:   1、C#中的接口是独立于类来定义的。这与 C++模型是对立的,在 C++中接口实际上就是抽象基类。   2

c++ 接口和抽象类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20-02-09 00:25:30
其实对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一直是搞不太清楚,最近正在学习《设计模式》,期间用到了很多c++多态的知识。这是才恍然发现,是应该整理下这方面的知识了。但在翻阅书本、上网查阅资料之际,发现有篇文章总结的不错。于是,转载(博主勿怪)并稍作修改如下: 抽象类: 抽象类是特殊的类,只是不能被实例化( 将定义了一个或多个纯虚函数的类称为抽象类 );除此以外,具有类的其他特性;重要的是抽象类可以包括抽象方法,这是普通类所不能的,但同时也能包括普通的方法。抽象方法只能声明于抽象类中,且不包含任何实现,派生类必须覆盖它们。另外,抽象类可以派生自一个抽象类,可以覆盖基类的抽象方法也可以不覆盖,如果不覆盖,则其派生类必须覆盖它们。虽然不能定义抽象类的实例,但是可以定义它的指针,并且指向抽象类的指针实际上在赋值时是指向其继承类的实例化对象的,这样通过统一的使用该指针可以很好的封装不同子类的实现过程,这在模式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接口:接口是一个概念。它在C++中用抽象类来实现,在C#和 Java 中用interface来实现。 接口是引用类型的,类似于类,和抽象类的 相似之处 有三点: 1、不能实例化; 2、包含未实现的方法声明; 3、派生类必须实现未实现的方法,抽象类是抽象方法,接口则是所有成员(不仅是方法包括其他成员); 另外,接口有如下特性: 接口除了可以包含方法之外,还可以包含属性、索引器

C# 抽象类abstract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20-02-08 23:16:18
不能初始化的类被叫做 抽象类 ,它们只提供部分实现,但是另一个类可以继承它并且能创建它们的实例,有未被实现的方法。抽象类不可以new对象。 "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纯虚函数的类叫抽象类,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进一步一个抽象类只能通过接口和作为其它类的基类使用。 抽象类能够被用于类,方法,属性,索引器和事件,使用abstract 在一个类声明中表示该类倾向要作为其它类的基类成员被标示成abstract,或被包含进一个抽象类,必须被其派生类实现。 abstract class ShapesClass { abstract public int Area(); } class Square : ShapesClass { int x, y; // Not providing an Area method results // in a compile-time error. public override int Area() { return x * y; } } 一个包含非抽象方法的抽象类: abstract class MyAbs { public void NonAbMethod() { Console.WriteLine("Non-Abstract Method"); } } class MyClass : MyAbs { } class MyClient { public

Java接口和抽象类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20-02-08 21:28:26
一个软件设计的好坏,我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整体架构,而这个整体架构其实就是你对整个宏观商业业务的抽象框架,当代表业务逻辑的高层抽象层结构 合理时,你底层的具体实现需要考虑的就仅仅是一些算法和一些具体的业务实现了。当你需要再开发另一个相近的项目时,你以前的抽象层说不定还可以再次利用 呢,面对对象的设计,复用的重点其实应该是抽象层的复用,而不是具体某一个代码块的复用,是不是一下子感觉自己对复用理解的高度又上升了一层?^_^ 说到了抽象,我就不能不提到曾让我头痛的Java接口和Java抽象类了,这也是本文我想说的重点。 既然面向对象设计的重点在于抽象,那Java接口和Java抽象类就有它存在的必然性了。 Java接口和Java抽象类代表的就是抽象类型,就是我们需要提出的抽象层的具体表现。OOP面向对象的编程,如果要提高程序的复用率,增加程序 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就必须是面向接口的编程,面向抽象的编程,正确地使用接口、抽象类这些太有用的抽象类型做为你结构层次上的顶层。 Java接口和Java抽象类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又有太多特别的地方,究竟在什么地方,才是它们的最佳位置呢?把它们比较一下,你就可以发现了。 1、Java接口和Java抽象类最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Java抽象类可以提供某些方法的部分实现,而Java接口不可以,这大概就是Java抽象类唯一的优点吧,但这个优点非常有用。 如

C#.NET里面抽象类和接口有什么区别

橙三吉。 提交于 2020-02-08 20:38:09
1.面向接口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是什么关系 首先,面向接口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并不是平级的,它并不是比面向对象编程更先进的一种独立的编程思想,而是附属于面向对象思想体系,属于其一部分。或者说,它是面向对象编程体系中的思想精髓之一。 2.接口的本质 接口,在表面上是由几个没有主体代码的方法定义组成的集合体,有唯一的名称,可以被类或其他接口所实现(或者也可以说继承)。它在形式上可能是如下的样子: interface InterfaceName { void Method1(); void Method2(int para1); void Method3(string para2,string para3); } 那么,接口的本质是什么呢?或者说接口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视角考虑: 1)接口是一组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实现本接口的类或接口必须拥有的一组规则。体现了自然界“如果你是……则必须能……”的理念。 例如,在自然界中,人都能吃饭,即“如果你是人,则必须能吃饭”。那么模拟到计算机程序中,就应该有一个IPerson(习惯上,接口名由“I”开头)接口,并有一个方法叫Eat(),然后我们规定,每一个表示“人”的类,必须实现IPerson接口,这就模拟了自然界“如果你是人,则必须能吃饭”这条规则。 从这里,我想各位也能看到些许面向对象思想的东西。面向对象思想的核心之一

C#抽象类及其方法的学习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20-02-08 20:37:07
在C#中使用关键字 abstract 来定义抽象类和抽象方法。 不能初始化的类被叫做抽象类,它们只提供部分实现,但是另一个类可以继承它并且能创建它们 的实例。 "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纯虚函数的类叫抽象类,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进一步 一个抽象类只能通过接口和作为其它类的基类使用."- C++ Programming Language by Stroustrup Chapter13.2 抽象类能够被用于类,方法,属性,索引器和事件,使用abstract 在一个类声明中表示该类倾向要作为其它类的基类 成员被标示成abstract,或被包含进一个抽象类,必须被其派生类实现。 abstract class ShapesClass { abstract public int Area(); } class Square : ShapesClass { int x, y; // Not providing an Area method results // in a compile-time error. public override int Area() { return x * y; } } 例如,一个包含非抽象方法的抽象类: abstract class MyAbs { public void NonAbMethod() { Console.WriteLine( " Non

接口与抽象类那点事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20-02-08 20:36:20
也谈接口和抽象类区别 好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最近有个学生问我他们的区别,于是我就又想起这个话题。 有不少的文章在描述这两者,但好象都没有怎么从初学者的浅显角度来看。 其实这两者有很多相识之处,当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要理解它们,应该先从面向对象思想开始。面向对象思想里面,最基本的就是封装,继承和多态。所谓封装,说的小,方法(函数)也就是对一种操作的封装,说的大,用类来描述一个具体的对象。 那么在面向对象程序中应该说对封装还有一层新的定义,即将类的描述抽象化,也就是说描述类的外貌而不去考虑它的实际。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抽象类,它必须被继承使用,描述的其实是一种继承关系,即"is a"的关系。类继承它,也就是说类拥有它所有抽象方法等,那么也就是类遵循了它所定义的规范。但是呢,这种规范是通过继承而来,类的发展必须依赖它的父类。 abstract class 工作 { abstract void 上班() } class 张三 : 工作 { } abstract class 工作 { abstract void 上班() } class 人: 工作 { } class 李四 : 人 { } 我们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张三和李四同样都遵循抽象工作的规范,都拥有上班这个方法,但是呢,他们的发展始终受到父类的影响。 当然,我这里只是从它们使用的角度来看,我们还能从他们设计角度度来看

我对面向对象设计的理解——Java接口和Java抽象类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20-02-08 20:34:56
在没有好好地研习面向对象 设计 的设计模式之前,我对Java接口和Java抽象类的认识还是很模糊,很不可理解。 刚学Java语言时,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有接口这个概念,虽说是可以实现所谓的多继承,可一个只有方法名,没有方法体的东西,我实现它又有什么用呢?我从它那什么也得不到,除了一些方法名,我直接在具体类里加入这些方法不就行了吗? 为什么一定要有抽象类这个概念?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个父类写成一个具体的类,子类再继承它不就可以了吗?何必弄一个抽象类出来,还要弄一些没有方法体的抽象方法,弄得又象接口又象类的,让人捉摸不定。 当我开始 学习 java设计模式,真正走进面向对象设计的大门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对面向对象设计的理解原来是那么的片面,那么的肤浅,根本就没有真正理解面向对象思想的精髓,在某一种程度上还受着面向过程的影响,以为弄出了一个个类,就算是面向对象了,而其实还是被过程所驱使着。 我还是说说我现在对面向对象思想的理解吧,不一定正确全面,但我想应该还算是比以前略有进步吧。 面向对象思想,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抽象。 一个软件设计的好坏,我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整体架构,而这个整体架构其实就是你对整个宏观商业业务的抽象框架,当代表业务逻辑的高层抽象层结构 合理时,你底层的具体实现需要考虑的就仅仅是一些算法和一些具体的业务实现了。当你需要再开发另一个相近的项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