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层

分层架构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19-11-26 19:13:56
分层架构的一个突出特性是组件间关注点分离 (separation of concerns)。一个层中的组件只会处理本层的逻辑。比如说,展示层的组件只会处理展示逻辑,业务层中的组件只会去处理业务逻辑。多亏了组件分离,让我们更容易构造有效的角色和强力的模型。这样应用变的更好开发,测试,管理和维护。 关键概念 注意表1-2中每一层都是封闭的。这是分层架构中非常重要的特点。这意味request必须一层一层的传递。举个例子,从展示层传递来的请求首先会传递到业务层,然后传递到持久层,最后才传递到数据层。 那么为什么不允许展示层直接访问数据层呢。如果只是获得以及读取数据,展示层直接访问数据层,比穿过一层一层来得到数据来的快多了。这涉及到一个概念:层隔离。 层隔离就是说架构中的某一层的改变不会影响到其他层:这些变化的影响范围限于当前层次。如果展示层能够直接访问持久层了,假如持久层中的SQL变化了,这对业务层和展示层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只会让应用变得紧耦合,组件之间互相依赖。这种架构会非常的难以维护。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分层隔离使得层与层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架构中的每一层的互相了解都很少。为了说明这个概念的牛逼之处,想象一个超级重构,把展示层从JSP换成JSF。假设展示层和业务层的之间的联系保持一致,业务层不会受到重构的影响,它和展示层所使用的界面架构完全独立。 然而封闭的架构层次也有不便之处

VO、DTO、DO、PO是什么?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19-11-26 12:16:39
概念 VO (View Object ): 视图对象,用于展示层,它的作用是把某个指定页面(或组件)的所有数据封装起来。 DTO (Data Transfer Object ): 数据传输对象,这个概念来源于J2EE的设计模式,原来的目的是为了EJB的分布式应用提供粗粒度的数据实体,以减少分布式调用的次数,从而提高分布式调用的性能和降低网络负载,但在这里,我泛指用于展示层与服务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对象。 DO (Domain Object ): 领域对象,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有形或无形的业务实体。 PO (Persistent Object ): 持久化对象,它跟持久层(通常是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形成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如果持久层是关系型数据库,那么,数据表中的每个字段(或若干个)就对应PO的一个(或若干个)属性。 模型: 下面以一个时序图建立简单模型来描述上述对象在三层架构应用中的位置 用户发出请求(可能是填写表单),表单的数据在展示层被匹配为VO。 展示层把VO转换为服务层对应方法所要求的DTO,传送给服务层。 服务层首先根据DTO的数据构造(或重建)一个DO,调用DO的业务方法完成具体业务。 服务层把DO转换为持久层对应的PO(可以使用ORM工具,也可以不用),调用持久层的持久化方法,把PO传递给它,完成持久化操作。 对于一个逆向操作,如读取数据

SpringMVC的基本概念

眉间皱痕 提交于 2019-11-26 10:34:46
1.1关于三层架构和MVC 1.1.1 三层架构 我们的开发架构一般都是基于两种形式,一种是 C/S 架构,也就是客户端/服务器,另一种是 B/S 架构,也就 是浏览器服务器。在 JavaEE 开发中,几乎全都是基于 B/S架构的开发。那么在 B/S架构中,系统标准的三层架构 包括:表现层、业务层、持久层。三层架构在我们的实际开发中使用的非常多,三层架构中,每一层各司其职,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每层都负责哪些方面: 表现层: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eb层。它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向客户端响应结果,通常客户端使用http协议请求 web 层,web 需要接收 http 请求,完成 http 响应。 表现层包括展示层和控制层:控制层负责接收请求,展示层负责结果的展示。 表现层依赖业务层,接收到客户端请求一般会调用业务层进行业务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客户端。 表现层的设计一般都使用 MVC 模型。(MVC 是表现层的设计模型,和其他层没有关系) 业务层: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service 层。它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和我们开发项目的需求息息相关。web 层依赖业务层,但是业务层不依赖 web 层。业务层在业务处理时可能会依赖持久层,如果要对数据持久化需要保证事务一致性。(也就是我们说的,事务应该放到业务层来控制) 持久层: 也就是我们是常说的 dao 层。负责数据持久化,包括数据层即数据库和数据访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