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GPU(下)-为什么深度学习需要使用GPU?(第31讲)
一、引子 上一讲,我带你一起看了三维图形在计算机里的渲染过程。这个渲染过程,分成了顶点处理、图元处理、栅格化、片段处理,以及最后的像素操作。这一连串的过程, 也被称之为图形流水线或者渲染管线。 因为要实时计算渲染的像素特别地多,图形加速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通过3dFx的Voodoo或者NVidia的TNT这样的图形加速卡, CPU就不需要再去处理一个个像素点的图元处理、栅格化和片段处理这些操作。而3D游戏也是从这个时代发展起来的。 你可以看这张图,这是“古墓丽影”游戏的多边形建模的变化。这个变化,则是从1996年到2016年,这20年来显卡的进步带来的。 二、Shader的诞生和可编程图形处理器 1、无论你的显卡有多快,如果CPU不行,3D画面一样还是不行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Voodoo和TNT显卡的渲染管线里面,没有“顶点处理“这个步骤。在当时,把多边形的顶点进行线性变化,转化到我们的屏幕的坐标系的工作还是由CPU完成的。 所以,CPU的性能越好,能够支持的多边形也就越多,对应的多边形建模的效果自然也就越像真人。而3D游戏的多边形性能也受限 于我们CPU的性能。无论你的显卡有多快,如果CPU不行,3D画面一样还是不行。 2、1999年NVidia推出的GeForce 256显卡 所以,1999年NVidia推出的GeForce 256显卡,就把顶点处理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