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文交换

hcnp-ospf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20-01-01 12:24:09
阅读目录 一 ospf的基本属性 二 LSA以及特殊区域 三 ospf协议特性 四 配置以及实现 五 练习 一 ospf的基本概念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是目前业内使用最广泛的IGP(内部网关协议)之一。ospf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路由汇总。ospf目前主要有两个版本:ospfv2,该版本主要针对IPv4;ospfv3主要针对IPv6。 Router-ID ospf router-id(路由器标识符) 是一个32bit长度的数值,通常使用点分十进制形式表示(与IPv4地址格式一样),用于在ospf域中唯一标识一台ospf路由器,每台ospf路由器的router-id必须全域唯一。router-id可以手工指定。如果没有手工指定,系统会自动选择设备上的一个IP地址作为router-id。强烈建议手工指定。 #为设备创建一个loopback接口,并指定接口的IP地址 [Router]int LoopBack 0 [Router-LoopBack0]ip add 1.1.1.1 32 [Router-LoopBack0]quit #创建一个ospf进程,该ospf进程的Process-ID为1,并指定该设备的router-id为1.1.1.1(loopback0接口的地址)

HTTP的一点笔记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19-12-31 20:56:36
HTTP 结构简介 一、请求方法 HTTP的请求方法有哪些? GET POST HEAD PUT TRACE DELETE OPTIONS 下表描述了7种这样的方法。注意,有些方法的请求报文中有主体,有些则是无主题的请求。 方法 描述 是否包含主体 GET 从服务器获取一份文档 否 HEAD 只从服务器获取文档的首部 否 POST 向服务器发送需要处理的数据 是 PUT 将请求的主体部分存储在服务器上 是 TRACE 对可能经过代理服务器传动到服务器上去的报文进行追踪 否 OPTIONS 决定可以在服务器上执行那些方法 否 DELETE 从服务器上删除一份文档 否 并不是所有服务器都实现表中列出的所有7种方法。而且,由于HTTP涉及得易于扩展,所以除了这些方法之外,其他服务器可能还会实现一些自己的请求方法。这些附加的方法是对HTTP规范的扩展,因此被称为扩展发发。 HEAC 和GET 基本一致,只是不会返回内容。 请求报文的格式 <method> <request-URL><version> <headers> <edtitu-body> 这是响应报文的格式(注意,只有起始行的语法有所不同); <version><status><reason-phrase> <hesders> <entity-bodu> HTTP请求和响应结构 请求行(请求方法 路径 协议) 响应行(协议 状态码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19-12-30 02:48:23
概述 网络层时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传输层向应用层提供进程间端到端的逻辑通信服务(U形通信路路线) 运输层向上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网络核心的细节,使应用进程看到的就是好像在两个运输层实体之间有一条端到端的逻辑通信通道。 传输的数据单位:运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传送的数据单元是UDP数据报 无需建立连接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先建立连接在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连接 传输层端口 复用:应用层的所有应用进程都可以通过传输层在送到网络层 分用:传输层从IP层收到数据后,交付给指定的进程 前提: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的进程使用进程描述符标志运行在操作系统中的多个进程,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运行在应用层的各种应用进程不可以用进程标识符,因为不同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千差万别,需要用统一的方式去使得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应用可以通过互联网通信。 在运输层使用协议端口号(port)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信的终点是应用程序进程,但我们把数据交给目的主机某个合适端口,剩下的交付过程交给TCP 区分,硬件端口是不同硬件设备进行交互的接口,软件端口是应用层的各种协议进程与运输实体之间进行层间交互的一种地址。 传输层收到IP层交上来的传输层报文

白话HTTPS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19-12-29 07:38:02
HTTPS是传输协议吗? HTTPS与HTTP有什么关系? HTTPS为什么会安全? 闲扯一下 Mac笔记本、Windows台式机、Linux主机。像这三种类型,它们硬件不同,系统不同,服务端处理的编程语言不同。它们之间却可以在网络的世界了自由联通。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它们遵守相同的规则(如:HTTP)。应用层用什么格式(语言编码,报文字段)封装报文、传输层如何将大量的数据分段,并给每帧数据添加编号和端口信息、网络层如何给没帧数据添加IP地址,目标MAC地址、数据链路层如何将数字信息通过网卡发出去。 HTTPS是传输协议吗? 目前常见的应用层协议 好像没有看到HTTPS啊? 没错,HTTPS并非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它其实是HTTP协议+SSL协议的组合体,是披着SSL外衣的HTTP。 HTTPS与HTTP有什么关系? HTTP实现的功能:一种机制简单(这也是从早期众多传输协议中走出来的原因)的超文本传输协议,为客户端和服务器通信服务,是处在TCP/IP协议族中的应用层协议。 HTTP在发送请求时,采用四层架构。 应用层:提供多种应用服务,如:HTTP FTP DNS等,可以直接提供给开发者使用。 传输层:网络间数据的传输,如:TCP TDP,报文数据分割打包成帧 网络层:处理网络中流动的数据包,在复杂的网络段中选择一条传输路线,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将现实中的寄快递

以后面试官再问你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直接把这一篇文章丢给他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19-12-28 15:37:37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是各个公司常见的考点,也具有一定的水平区分度,也被一些面试官作为热身题。很多小伙伴说这个问题刚开始回答的挺好,但是后面越回答越冒冷汗,最后就歇菜了。 见过比较典型的面试场景是这样的: 面试官:请介绍下三次握手 求职者:第一次握手就是客户端给服务器端发送一个报文,第二次就是服务器收到报文之后,会应答一个报文给客户端,第三次握手就是客户端收到报文后再给服务器发送一个报文,三次握手就成功了。 面试官:然后呢? 求职者:这就是三次握手的过程,很简单的。 面试官:。。。。。。 (番外篇:一首凉凉送给你) 记住我的一句话: 面试时越简单的问题,一般就是隐藏着比较大的坑,一般都是需要将问题扩展的 。上面求职者的回答不对吗?当然对,但距离面试官的期望可能还有点距离。 希望大家能带着如下问题进行阅读,收获会更大。 请画出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示意图 为什么连接的时候是三次握手,关闭的时候却是四次握手? 什么是半连接队列? ISN(Initial Sequence Number)是固定的吗? 三次握手过程中可以携带数据吗? 如果第三次握手丢失了,客户端服务端会如何处理? SYN攻击是什么? 挥手为什么需要四次? 四次挥手释放连接时,等待2MSL的意义? 1. 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其实就是指建立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总共发送3个包。

计算机网络各种协议总结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28 12:14:15
目录 1. 物理层(比特流) 2. 数据链路层(帧) 3. 网络层(IP数据报或称分组、包) 4. 传输层(TCP报文段、UDP用户数据报) 5. 应用层 6. 无线网络 1. 物理层(比特流) 2. 数据链路层(帧) PPP(点对点协议):面向连接,不可靠,只支持全双工链路,成帧技术,PPP帧是面向字节的,所有的PPP帧的长度都是整数字节的。只检错不纠错,没有流量控制。 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指数退避算法 网桥的自学习算法 3. 网络层(IP数据报或称分组、包) IP协议:无连接、不可靠、尽力而为型 ARP(地址解析协议):IP地址→物理地址(MAC地址)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物理地址(MAC地址)→IP地址 分组转发算法:直接交付、间接交付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ICMP报文封装在IP包中。(ICMP报文是IP层数据报的数据) 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 RIP,OSPF 外部网关协议EGP: BGP RIP(路由信息协议):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算法。 RIP用UDP用户数据报传送。 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网络,最大跳数不超过15。 缺点:“好消息传播得快,而坏消息传播得慢”。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基于链路状态协议LS OSPF 直接用

TCP 3次握手/4次握手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2-27 17:01:06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如图1所示。 (1)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A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B,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B确认。 (2)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B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A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B进入SYN_RECV状态。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A收到服务器B的SYN+ACK包,向服务器B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A和服务器B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图1 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这个原则是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能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 FIN只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一个TCP连接在收到一个FIN后仍能发送数据。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 (1)客户端A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A到服务器B的数据传送(报文段4)。 (2)服务器B收到这个FIN,它发回一个ACK,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报文段5)。和SYN一样,一个FIN将占用一个序号。 (3)服务器B关闭与客户端A的连接

网工提款机---MPLS协议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19-12-27 14:09:12
MPLS物种起源/报文格式 IP的危机 在90年代中期,当时路由器技术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主要表现在转发效率低下、无法提供QOS保证。原因是:当时路由查找算法使用最长匹配原则,必须使用软件查找;而IP的本质就是“只关心过程,不注重结果”的“尽力而为”。当时江湖上流行一种论调:过于简单的IP技术无法承载网络的未来,基于IP技术的因特网必将在几年之后崩溃。 ATM的野心 此时ATM跳了出来,欲收编所有帮派,一统武林。不幸的是:信奉唯美主义的ATM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于复杂的心法与招式导致没有任何厂商能够完全修练成功,而且无法与IP很好的融合。在与IP的大决战中最终落败,ATM只能寄人篱下,沦落到作为IP链路层的地步。 ATM技术虽然没有成功,但其中的几点心法口诀,却属创新 屏弃了繁琐的路由查找,改为简单快速的标签交换 将具有全局意义的路由表改为只有本地意义的标签表 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一台路由器的转发功力。 MPLS的创始人“label大师”充分吸取了ATM的精华,但也同时认识到IP为江湖第一大帮派,无法取而代之。遂主动与之修好,甘当IP的承载层,但为了与一般的链路层小帮有所区别,将自己定位在第2. 5层的位置。“label大师”本属于八面玲珑之人,为了不得罪其他帮派,宣称本帮是“multiprotocol”,来者不拒,也可以承载其他帮派的报文。在经过一年多的招兵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TCP和UDP对比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19-12-25 20:03:51
1: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1.1:TCP的头部结构 主要参数说明: 序号:seq序号 ,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确认序号:ack序号 ,占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ack=seq+1。 标志位:共6个 ,即URG、ACK、PSH、RST、SYN、FIN,具体含义如下: (A)URG: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有效。 (B)ACK:确认序号,当ACK=1代表确认序号有效。 (C)PSH:接收方应该尽快将这个报文交给应用层。 (D)RST:重置连接。 (E)SYN:发起一个新连接,当SYN=1代表有效。 (F)FIN:释放一个连接,当FIN=1代表有效。 1.2:三次握手其实就是指建立一个TCP连接时,确认双方的接收能力和发送能力都是正常的。如下图 1.3:三次握手的五个问题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两次不行吗? 答: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明白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什么,能不能只用两次握手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网络包,服务端收到了。 这样服务端就能得出结论:客户端的发送能力、服务端的接收能力是正常的。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发包,客户端收到了。 这样客户端就能得出结论:服务端的接收、发送能力,客户端的接收、发送能力是正常的。不过此时服务器并不能确认客户端的接收能力是否正常。

BLE蓝牙的连接和配对过程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2-25 09:27:59
一 连接 连接过程参考: https://blog.csdn.net/iini01/article/details/80147232 二 配对 区别于传统蓝牙的配对过程,BLE的配对过程发生在连接过程之后 配对是一个三阶段的过程。前两个阶段是必须的,第三阶段是可选的。 第一阶段:配对特征交换 第二阶段:短期秘钥(STK)生成 第三阶段: 传输特定秘钥分配 STK生成规则 Just work: 没有加密 TK=0x00 passkey entry: 密码输入如果 passkey 是 ‘019655’ TK的值就是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CC7。 将输入的值作为一个6位数的十进制,转换成16字节的十六进制。 OOB: 带外的TK值是一个16字节的随机数,通过非BLE的方式传递给对端。 2.1 第一阶段 设备首先在配对特征交换阶段交换IO能力来决定在第二阶段使用下面哪种方法: JustWorks:只工作 PasskeyEntry:输入密码 OutOfBand(OOB):带外 LE Legacy Pairing - Just Works Just Works方式不能抵抗窃听者和中间人攻击,只有在配对过程时没有遭受攻击,后面加密的链路的数据传输才是可信的。安全级别很低。 LE Legacy Pairing - Passkey 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