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文交换

ISIS报文类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9:01
IS-IS报文有以下几种类型:HELLO PDU(Protocol Data Unit)、LSP和SNP。 Hello PDU Hello报文用于建立和维持邻居关系,也称为IIH(IS-to-IS Hello PDUs)。其中,广播网中的Level-1 IS-IS使用Level-1 LAN IIH;广播网中的Level-2 IS-IS使用Level-2 LAN IIH;非广播网络中则使用P2P IIH。它们的报文格式有所不同。P2P IIH中相对于LAN IIH来说,多了一个表示本地链路ID的Local Circuit ID字段,缺少了表示广播网中DIS的优先级的Priority字段以及表示DIS和伪节点System ID的LAN ID字段。 LSP 链路状态报文LSP(Link State PDUs)用于交换链路状态信息。LSP分为两种:Level-1 LSP和Level-2 LSP。Level-1 LSP由Level-1 IS-IS传送,Level-2 LSP由Level-2 IS-IS传送,Level-1-2 IS-IS则可传送以上两种LSP。 LSP报文中主要字段的解释如下: ATT字段:当Level-1-2 IS-IS在Level-1区域内传送Level-1 LSP时,如果Level-1 LSP中设置了ATT位,则表示该区域中的Level-1 IS

ISIS命令行配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9:01
接口认证: 如果配置了 send-only 则表示仅对发送的Hello封装认证信息,而不检查收到的Hello报文是否通过了认证。在本端不需要进行认证检查且对端认证通过时,才可以建立起邻居关系。 如果没有配置 send-only ,此时应保证同一网络所有接口的相同级别的认证密码一致。 区域认证或路由器域认证: 对发送的LSP和SNP都封装认证信息,并检查收到的LSP和SNP是否通过认证,丢弃没有通过认证的报文。该情况下不配置参数 snp-packet 或 all-send-only 。 对发送的LSP封装认证信息并检查收到的LSP,对发送的SNP不封装认证信息,也不检查收到的SNP。该情况下需要配置参数 snp-packet authentication-avoid 。 对发送的LSP和SNP都封装认证信息,只检查收到的LSP,不检查收到的SNP。该情况下需要配置参数 snp-packet send-only 。 对发送的LSP和SNP都封装认证信息,不检查收到的LSP和SNP。该情况下需要配置参数 all-send-only 。 在网络运行期间,IS-IS路由器可能会收到恶意报文的攻击,或者IS-IS报文被篡改,可能导致网络的重要信息被窃取,给网络造成重大损失。optional checksum特性是指在IS-IS路由器发送的CSNP、PSNP及Hello报文中

TCP报文格式详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9:01
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mary19920410/article/details/58030147 TCP报文是TCP层传输的数据单元,也叫报文段。 1、端口号 :用来标识同一台计算机的不同的应用进程。 1)源端口 : 源端口和 IP 地址的作用是标识报文的返回地址。 2)目的端口 :端口指明接收方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接口。 TCP报头中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同IP数据报中的源IP与目的IP唯一确定一条TCP连接。 2、序号和确认号 :是TCP可靠传输的关键部分。 序号 是本报文段发送的数据组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在TCP传送的流中,每一个字节一个序号。e.g.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300,此报文段数据部分共有100字节,则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400。所以序号确保了TCP传输的有序性。确认号,即ACK,指明下一个期待收到的字节序号,表明该序号之前的所有数据已经正确无误的收到。确认号只有当ACK标志为1时才有效。比如建立连接时,SYN报文的ACK标志位为0。 3、数据偏移/首部长度 :4bits。 由于首部可能含有可选项内容,因此 TCP报头 的长度是不确定的, 报头不包含任何任选字段则长度为20字节,4位首部长度字段所能表示的最大值为1111,转化为10进制为15,15*32/8 = 60,故 报头最大长度为60字节 。首部长度也叫数据偏移,是因为首部长度

TCP报文格式详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8:01
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mary19920410/article/details/58030147 TCP报文是TCP层传输的数据单元,也叫报文段。 1、端口号 :用来标识同一台计算机的不同的应用进程。 1)源端口 : 源端口和 IP 地址的作用是标识报文的返回地址。 2)目的端口 :端口指明接收方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接口。 TCP报头中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同IP数据报中的源IP与目的IP唯一确定一条TCP连接。 2、序号和确认号 :是TCP可靠传输的关键部分。 序号 是本报文段发送的数据组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在TCP传送的流中,每一个字节一个序号。e.g.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300,此报文段数据部分共有100字节,则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400。所以序号确保了TCP传输的有序性。确认号,即ACK,指明下一个期待收到的字节序号,表明该序号之前的所有数据已经正确无误的收到。确认号只有当ACK标志为1时才有效。比如建立连接时,SYN报文的ACK标志位为0。 3、数据偏移/首部长度 :4bits。 由于首部可能含有可选项内容,因此 TCP报头 的长度是不确定的, 报头不包含任何任选字段则长度为20字节,4位首部长度字段所能表示的最大值为1111,转化为10进制为15,15*32/8 = 60,故 报头最大长度为60字节 。首部长度也叫数据偏移,是因为首部长度

接口测试总结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接口测试主要用于外部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点,定义特定的交互点,然后通过这些交互点来,通过一些特殊的规则也就是协议,来进行数据之间的交互。 接口一般分为两种:1.程序内部的接口 2.系统对外的接口 系统对外的接口:比如你要从别的网站或服务器上获取资源或信息,别人肯定不会把数据库共享给你,他只能给你提供一个他们写好的方法来获取数据,你引用他提供的接口就能使用他写好的方法,从而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程序内部的接口:方法与方法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交互,程序内部抛出的接口,比如bbs系统,有登录模块、发帖模块等等,那你要发帖就必须先登录,那么这两个模块就得有交互,它就会抛出一个接口,供内部系统进行调用。 接口的分类:1.webservice接口 2.http api接口 webService接口是走soap协议通过http传输,请求报文和返回报文都是xml格式的,我们在测试的时候都用通过工具才能进行调用,测试。 http api接口是走http协议,通过路径来区分调用的方法,请求报文都是key-value形式的,返回报文一般都是json串,有get和post等方法,这也是最常用的两种请求方式。 json是一种通用的数据类型,所有的语言都认识它。(json的本质是字符串,他与其他语言无关,只是可以经过稍稍加工可以转换成其他语言的数据类型

计算机网络分类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计算机网络从交换技术、使用对象、传输介质、覆盖范围和拓扑结构五个方面进行分类。 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域网(PAN)。 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网状型网络。 按交换技术可分为: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 按使用对象可分为:公用网络、专用网络。 按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来源:博客园 作者: 码农默默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Wendows/p/11667776.html

vlan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一. tag: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及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中一样,由此得名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和第3层,一个VLAN就是一个广播域,VLAN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第3层的路由器来完成的。与传统的局域网技术相比较,VLAN技术更加灵活,它具有以下优点: 网络设备的移动、添加和修改的管理开销减少;可以控制广播活动。 传统的数据包转发,交换机查看数包的mac地址,根据mac地址表转发。在配置了Vlan的以太网环境中,当交换机从pc处接收了一个原始的数据包,会在源MAC地址与type字段汇中插入 4Byte 的802.1Q字段用来标识Vlan-tag。 1. 802.1Q报文: ① Tag Protocol:2字节,tag标签规范,用来定义tag标签标准,华为默认使用0x8100 ② User Priority:3bit,用户优先级,用来表明数据包优先级值,QOS使用 ③ CFI:1bit,规范格式指示,0表示规范格式,应用于以太网;1表示非规范格式,应用于Token Ring(令牌环网) 802.1Q 抓包: 2. Vlan有效值:

网络日常学习笔记-DHCP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9:02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降低客户端的配置和维护成本 DHCP易配置部署,对于非技术用户,DHCP能够将客户端与配置相关的操作降至最低,并能够降低远程部署和维护成本。 集中管理 DHCP服务器可以管理多个网段的配置信息,当某个网段的配置发生变化时,管理员只需要更新DHCP服务器上的相关配置即可。 DHCP报文 DHCP服务器与DHCP客户端之间通过DHCP报文进行通信 DHCP基于UDP传输 DHCP客户端向DHCP服务器发送报文采用68端口 DHCP服务器向DHCP客户端发送报文采用67端口 DHCP报文 DHCP DISCOVER发现: 客户端首次登陆时,发送255.255.255.255广播报文寻找DHCP服务器 DHCP OFFER提供: 服务器响应DISCOVER报文,此报文携带配置信息 DHCP request请求: 初始化时,发送广播回应offer 重启时,发送广播确认之前的IP配置信息 正在用的IP,更新租约 DHCP ack响应: 服务器对request确认响应,客户端收到了此报文,真正的获得了IP DHCP nak拒绝: 对request拒绝响应,告知客户端无法分配 DHCP decline冲突: 客户端发现IP冲突时,发此报文通知服务器,并重新申请地址 DHCP release释放: 客户端发此报文,释放分配给他的IP DHCP inform详情: 客户获取IP后

计算机网络面试题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2-03 00:06:45
计算机网络 1、谈下你对五层网络协议体系结构的理解? 1. 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进程: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间的通信和交互的规则。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在互联网中应用层协议很多,如域名系统 DN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 HTTP 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 SMTP 协议等等。我们把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 2. 运输层 运输层(transport layer)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向两台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进程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通用的”是指并不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网络应用,而是多种应用可以使用同一个运输层服务。 由于一台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线程,因此运输层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所谓复用就是指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分用和复用相反,是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3. 网络层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和包进行传送。在 TCP / IP 体系结构中,由于网络层使用 IP 协议,因此分组也叫 IP 数据报

西门子S7以太网通讯协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3:02
S7以太网协议属于TCP/IP协议族的一种,下图为S7以太网协议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的位置。 通过WireShark抓包,可以看出S7以太网协议的模型: ISO-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及S7以太网协议模型对比 ISO-OSI参考模型 TCP/IP模型 S7以太网协议模型 7-应用层 4-应用层 6-S7 Communication 6-表示层 5- COTP(TSAP) RFC1006 5-会话层 4-TPKT 4-传输层 3-传输层 3-TCP(102端口) 3-网络层 2-网络互连层 2-IP 2-数据链路层 1-网络接口层 1-工业以太网 1-物理层 第5层(相对于ISO-OSI参考模型):TPKT(ISO Transport Service ontop of the TCP/ ISO传输服务通过TCP),介于TCP和COTP协议之间。这是一个传输服务协议,主要用来在COTP和TCP之间建立桥梁,包含了上层协议数据包的长度。 第6层(相对于ISO-OSI参考模型):COTP(Connection OrientedTransport Protocol/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比较TCP与COTP两种协议,因为它们都是用于通过网络可靠地传输用户数据,基于数据流的与基于数据包的:COTP将数据包从一个用户传输到另一个用户,所以接收者将获得与发送者传输完全相同的数据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