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

字符串、数组、自定义属性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19-11-27 03:39:15
自定义属性 . 获取属性 . 只能获取到默认的属性 [] []有利于属性传参操作 css(elem,‘background’,‘yellow’); function css(el,attr,color){ el[‘style’][attr]=color; //al.style [attr]=color; } getAttribute和setAttribute //getAttribute获取自定义属性 //setAttribute设置自定义属性 console.log(elem.getAttribute(‘qianfeng’)); elem.setAttribute(‘qianfeng’,‘教育’); console.log(elem.getAttribute(‘qianfeng’)); data- //dataset可以获取和设置自定义属性 console.log(elem.dataset.user); elem.dataset.user='bbb'; 直接打点 //直接对节点设置自定义属性,不会添加到节点内容中,但是可以直接获取 elem.aaa=‘red’; console.log(elem.aaa); 字符串操作 字符串截取操作 str.substring(num1,num2) 第一个参数代表初始位置,第二个是结束位置(不包含结束) 只写一个参数,从num1到最后,包括最后

爬虫 数据分析 numpy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1-27 03:27:04
数据分析:是把隐藏在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背后的信息提炼出来,总结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数据分析三剑客:Numpy,Pandas,Matplotlib NumPy(Numerical Python) 是 Python 语言的一个扩展程序库,支持大量的维度数组与矩阵运算,此外也针对数组运算提供大量的数学函数库。 创建 # 创建ndarry # 创建一维数组 import numpy as np # np.array([1,2,3]) # 创建二维数组 np.array([[1,2,3],[4,5,6]]) np.array([[1,2,3.3],[4,5,6]]) numpy默认ndarray的所有元素的类型是相同的 如果传进来的列表中包含不同的类型,则统一为同一类型,优先级:str>float>int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g_arr=plt.imread('./cat.jpg') plt.imshow(img_arr) plt.imshow(img_arr-100) 使用np的routines函数创建 # np.linspace(start, stop, num=50, endpoint=True, retstep=False, dtype=None) 等差数列 np.linspace(0,100,num=20) # np

JSON.stringify()的作用是将 JavaScript 值转换为 JSON 字符串,而JSON.parse()可以将JSON字符串转为一个对象。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1-27 02:42:13
简单点说,它们的作用是相对的,我用 JSON.stringify()将对象a变成了字符串c,那么我就可以用 JSON.parse()将字符串c还原成对象a。 let arr = [1,2,3]; JSON.stringify(arr);//'[1,2,3]' typeof JSON.stringify(arr);//string let string = '[1,2,3]'; console.log(JSON.parse(string))//[1,2,3] console.log(typeof JSON.parse(string))//object 二、JSON.stringify()的几种妙用 //判断数组是否包含某对象 let data = [ {name:'echo'}, {name:'听风是风'}, {name:'天子笑'}, ], val = {name:'天子笑'}; JSON.stringify(data).indexOf(JSON.stringify(val)) !== -1;//true //判断两数组/对象是否相等 let a = [1,2,3], b = [1,2,3]; JSON.stringify(a) === JSON.stringify(b);//true JSON.stringify()与toString()的区别 let arr = [1,2,3]

system类的arrayCopy方法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19-11-27 01:36:08
package com.liuyuan.test06; import java.util.Arrays; /* * Object:是所有引用数据类型的根父类 * * 那么根据多态,Object类型的变量,形参,就可以接收任意的引用数据类型的对象,包括数组 * * 和数组有关的常用的方法:java.lang.System类 * public static native void arraycopy(Object src, int srcPos,Object dest, int destPos,int length); * 第一个参数:src 原数组对象 * 第二个参数:srcPos 从原数组的[srcPos]下标开始复制 * 第三个参数:dest 目标数组对象 * 第四个参数:destPos 目标数组从[destPos]开始存储 * 第五个参数:length 表示从原数组复制几个元素 * 说明:如果src和dest是同一个数组的话,那么就会实现数组的元素的移动效果 * * srcPos > destPos :往左移动 一般用于删除 * srcPos < destPos :往右移动 一般用于插入 */ public class TestSystemArrayCop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arr = {

Modifying headers with IIS7 Application Request Routing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19-11-27 00:57:33
问题 I'm using IIS7 Application Request Routing in front of Tomcat as a replacement for ISAPI redirection. The basic reverse proxy function is working well, but I don't have enough information in the final request headers. My application exists on several subdomains: customerone.ourservice.com, customertwo.ourservice.com, etc. Each subdomain runs the same application, but with different branding graphics. The application currently looks at the Host header to tell which branding to display. When I

NumPy基本操作快速熟悉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19-11-27 00:36:22
NumPy 是 Python 数值计算非常重要的一个包。很多科学计算包都是以 NumPy 的数组对象为基础开发的。 本文用代码快速过了一遍 NumPy 的基本操作,对 NumPy 整体有一个把握。希望能对读者有帮助。 NumPy ndarray:多维数组对象 ndarray 是 NumPy 很重要的特性,它是快速而灵活的数据集容器。ndarray 可以在整个数据集上进行类似于标量的运算,既快速又方便。 在 Jupyter Notebook 上,首先引入 NumPy 包: 1 import numpy as np 创建 ndarray,其中包含随机值( np.random.randn ): 1 np.random.seed(666) # 设置随机种子 2 data = np.random.randn(2, 3) 3 data array([[ 0.82418808, 0.479966 , 1.17346801], [ 0.90904807, -0.57172145, -0.10949727]]) 进行一些运算(乘法和加法): 1 data * 10 2 data + data array([[ 8.24188083, 4.79966003, 11.73468012], [ 9.09048069, -5.71721452, -1.09497268]]) array([[ 1

封装一个非空校验函数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19-11-27 00:13:56
封装一个非空校验函数 前言 一、判断是否为空 二、定义 Generator 函数 三、执行分段函数 四、处理执行分段函数的结果 五、使用函数 六、总结 前言 不管是前端还是后端,非空校验在 Web 应用中都很常见。前端应用中,特别是调取接口数据传参时,非空校验几乎必不可少。大部分的人实现思路都是判断是否为空,空则 return 。只有一两个参数判断还好说,但是如果有很多参数需要判断,就要写很多重复的代码。本着做一个 “ 不多写一行重复代码 ” 的码农,封装出一个非空校验函数是必需的,今天就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大家。如果不想看推导过程可以直接看五,直接使用。 一、判断是否为空 最普通的非空校验 //1. 写一个通用是否为空的函数 function isDefine ( str ) { if ( str == null || str == '' || str == undefined || str == NaN )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 //2. 如果为空则提示并返回 function prompt ( ) { if ( ! isDefine ( value ) ) { Toast . info ( msg , 1 ) ; //Toast 是 antd mobile 提供的一个提示函数,测试的话可以用alert。 return false }

二维数组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19-11-26 23:43:54
格式: 数据类型 [] [] 变量名 = new 数据类型 [m][n] 数据类型 [] 变量名 [] = new 数据类型 [m][n] m: 这个二维数组有多少个一维数组 n : 每个一维数组有多少个元素 动态: 数据类型 [][] 变量名 = new 数据类型 [m][] 这次没给出一维数组有多少个元素,可以动态给出 例如: int [][] arr = new int [3][]; arr [0] = new int [2]; arr [1] = new int [6]; arr [2] = new int [4]; 格式三: 数据类型 [][]数据名 =new 数据类型 [][] {{第一个一维数组中的元素},{第二个一维数组的元素},......} 简化版 数据类型 [][]数据名 = {{第一个一维数组中的元素},{第二个一维数组的元素},......} 例如: int [][] arr = {{1,2,3},{4,6}};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Evictorman/p/11335522.html

771. 宝石与石头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19-11-26 22:50:05
给定字符串J 代表石头中宝石的类型,和字符串 S代表你拥有的石头。 S 中每个字符代表了一种你拥有的石头的类型,你想知道你拥有的石头中有多少是宝石。 J 中的字母不重复,J 和 S中的所有字符都是字母。字母区分大小写,因此"a"和"A"是不同类型的石头。 示例 1: 输入: J = "aA", S = "aAAbbbb" 输出: 3 示例 2: 输入: J = "z", S = "ZZ" 输出: 0 注意: S 和 J 最多含有50个字母。 J 中的字符不重复。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jewels-and-stones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 优化一下,不过发现提交代码没什么时间区别!: 1 public int numJewelsInStones(String J, String S) { 2 if (S == null || S.isEmpty()) return 0; 3 if (J == null || J.isEmpty()) return 0; 4 5 6 //考虑更高的空间性能,使用byte数组。ASCII码中字母的跨度为65~122,所以定义数组长度为58最节省。 7 //BitSet arr=new BitSet(); //BetSet默认创建长度为64的(扩容每次扩容64)数组

Spark_飞机项目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19-11-26 21:07:59
Spark_飞机项目 首先将csv文件变成UTF-8 scala> val flights=sc.textFile("/data/USA_Flight") scala> flights.take(3) val df = spark.read.format("csv").option("header",true).load("/data/USA_Flight") 重新定义英文名 scala> val df1=df.withColumn("origin_id",col("起飞机场编号")) 起始机场编号的总数 scala> df1.groupBy("origin_id").agg(count("*")).show(1) 起始机场编号10个的总数(别名cnt) scala> df1.groupBy("origin_id").agg(count("*")).as("cnt").show(10) 起始机场编号排名 scala> df1.groupBy("origin_id").agg(count("*").as("cnt")).sort(desc("cnt")).show(10) rdd 起始机场编号排名 scala> val df1=df.withColumn("origin_id",col("起飞机场编号")) scala> val rdd=df1.select("origin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