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ARP——地址解析协议
本章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只对 T C P / I P协议簇有意义的I P地址。数据链路如以太网或令牌 环网都有自己的寻址机制(常常为 48 bit地址),这是使用数据链路的任何网络层都必须遵从 的。一个网络如以太网可以同时被不同的网络层使用。例如,一组使用 T C P / I P协议的主机和 另一组使用某种P C网络软件的主机可以共享相同的电缆。 当一台主机把以太网数据帧发送到位于同一局域网上的另一台主机时,是根据 48 bit的以 太网地址来确定目的接口的。设备驱动程序从不检查 I P数据报中的目的I P地址。 地址解析为这两种不同的地址形式提供映射: 32 bit的I P 地址和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任何类型的地址 1.一个例子 任何时候我们敲入下面这个形式的命令: % ftp bsdi 都会进行以下这些步骤。这些步骤的序号如图 4 - 2所示。 应用程序FTP客户端调用函数g e t h o s t b y n a m e(3)把主机名(bsdi)转换成32 bit的IP地址。这个函数在D N S(域名系统)中称作解析器,我们将在第1 4章对它进行介绍。这个转换过程或者使用DNS,或者在较小网络中使用一个静态的主机文件(/e t c / h o s t s)。 F T P客户端请求T C P用得到的I P地址建立连接。 T C P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段到远端的主机,即用上述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