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认证

Python自动化打包业务和认证平台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19-12-06 05:34:00
Python自动化打包业务和认证平台 1.文档摘要 Python 自动化打包业务和认证平台,本机只需执行脚本,远程即可自动部署。 2.更新日志 2014-11-28 文档版本为「1.0」,文档名为「Python自动化打包业务和认证平台 V1.0」,备注为「文档正式版,已测试通过」,By Robin。 3.版本信息 本机 XXX: 系统版本:Mac OS X 10.9.4 主机名:XXX IP:xxx.xxx.xxx.xxx Python:2.7.5 远程机 XXX: 系统版本:Debian 7.6 主机名:XXX IP:xxx.xxx.xxx.xxx Python:2.7.3 JDK:1.8.25 Maven:3.2.3 SVN:1.6.17 4.先决条件 本机安装软件: Python 2.7.5 sshpass 1.0.5 安装包如下: apt-get: python python-pip python-dev subversion subversion-tools pip: fabric 远程服务器安装软件: JDK:1.8.25 Maven:3.2.3 SVN:1.6.17 安装包如下: dos2unix subversion subversion-tools 5.脚本详解 5.1 软件概要 本软件包括两个Python脚本以及一个配置文件。目录结构如下: tree auto

Django Rest framework实现流程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2-06 00:16:42
写的非常好的文章,解析的很透彻,为作者打call!!建议大家仔细阅读 原文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eric_yi/p/8422373.html Django Rest framework实现流程 目录 一 什么是restful架构 二 Django REST framework简介 三 Django REST framework原理 四 Django REST framework源码流程 五 Django REST framework实现用户登录 一 什么是restful架构 这里结合阮一峰的博客看看就更完美了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9/restful.html 1、起源 REST即表述性状态传递(英文: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简称REST)是Roy Fielding博士在2000年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来的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是一种针对网络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方式,可以降低开发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 目前在三种主流的Web服务实现方案中,因为REST模式的Web服务与复杂的SOAP和XML-RPC对比来讲明显的更加简洁,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开始采用REST风格设计和实现。例如,Amazon.com提供接近REST风格的Web服务进行图书查找

如何理解Kubernetes认证和授权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2-05 18:50:29
当设置产品Kubernetes集群的时候,认证和授权是两个很重要的基本需求。在这篇文章中,让我们来浏览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可以帮助Kubernetes环境做好方案。 比如说,你现在已经引发了通过输入yaml文件到kubectl(kubectl create-f pod.yaml)创建POD的命令。这个命令被发送到有安全保障的api-server端口(http://),然后身份验证流就开始生效了。注意,如果你正在为api-server使用不安全的端口(http://),那么验证就无法应用。(http://)理想情况下生产环境设置中应该避免不安全端口(http://)。 以下是这篇文章中会提到的在Kubernetes中可使用的验证途径。 客户证书验证 为了使用这个方案,api-server需要用-client-ca-file=<PATH_TO_CA_CERTIFICATE_FILE>选项来开启。 CA_CERTIFICATE_FILE肯定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认证中心,可以被用来验证呈现给api-server的客户端证书。客户端证书的/CN将作为用户名。 基于令牌的身份验证 为了使用这个方案,api-server需要用-token-auth-file=<PATH_TO_TOKEN_FILE>选项来开启。TOKEN_FILE是个csv文件,每个用户入口都有下列格式:token,user

Larave Auth Token 认证使用自定义 Redis UserProvider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44:02
PHP: 7.2 Larave 5.6 用 Laravel 做一套接口,需要用到 token 认证。 接口调用频繁,有心跳链接,如果 token 在数据库中,数据库压力会很大,所以用 Redis 保存用户 Token 。 但是 Larave 自带的获取用户的 Provider 只支持 eloquent 或者 database ,并不支持使用 Redis ,所以需要自己写一个支持 Redis 的 Provider。 怎么写这个 Provider ,并且能无缝的融入到 Laravel 自己的 Auth 认证呢?只能从源码开始分析了。 Larave 已经搭好 api 的框架,在 routes/api.php 里已经写了一个路由: ... Route::middleware( 'auth:api' )->get( '/user' , function (Request $request) { return $request->user(); }); ... 这里使用了 auth 中间件,并传入 api 参数。 auth 中间件在 app/Http/Kernel.php 中可以找到定义: ... protected $routeMiddleware = [ 'auth' => \Illuminate \Auth \Middleware \Authenticate ::class, 'auth

API管理的正确姿势--API GATEWAY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8:01
编者按: 数字化生态,以创新客户体验为核心,所有我们身边能感知到的变化都来自于渐近的创新。这些创新需要试错,需要不断的升级,并且创新往往与我们熟知的功能分离开来分别呈现。微服务对于传统单体架构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服务的拆分带来了更新、部署、管理的隔离性,让一些单独的服务可以进行创新和实验。从而支撑了用户体验的不断升级,为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提供了技术架构层面的支撑。 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很方便的通过一些电子商城购买运营的合约机,而无需到营业厅亲自办理相关的业务,这就是API Gateway的一种底层支撑。由于运营商通过API Gateway向第三方的商务平台开放了与套餐、机型销售等服务,并通过流控、鉴权等机制保障相关的安全性,才使得这样方便流畅的购物体验得以实现。 对于MOBA手游类玩家来说,“王者荣耀”是一款颇受欢迎的游戏。在一些场景下,我们会感知到“不停机更新”“体验服更新”这两种不同方式的更新形态,在底层,就是API Gateway或者类似技术的实现,支撑灰度发布,让一些新特性发布给体验服(比如传说中露娜的二技能变化,仅在体验服更新,实际上并未如传说中一样在S11赛季更新到正式服),或者特定的游戏用户,待功能完善或者稳定运行,再向正式服或者全部用户发布,让游戏玩家的体验可以更加流畅,甚至是无感知的升级。 这些只是微服务架构或者API

使用经过oauth验证后的github API,避免调用频次超标的问题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3:02
今天我打算开发一个小工具,使用github Restful API获取我一个仓库里的所有issues: https://api.github.com/repos/i042416/KnowlegeRepository/issues 执行完毕后,从响应头部X-RateLimit-Limit得知,这个Restful API每小时只能调用60次,我已经调用了2次,剩余58次。 从头部字段X-RateLimit-Reset得知,如果这60次全部用完,要1小时后才能恢复。 幸运的是,Github还支持通过oauth认证的方式去调用这些API: 通过这种认证方式调用的API,每小时可以调用的次数暴涨到5000次,这下美滋滋了。 要获取更多Jerry的原创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汪子熙": 来源:51CTO 作者: JerryWangSAP 链接:https://blog.csdn.net/i042416/article/details/100767658

restframework 频率类源码流程 及 自定义频率类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02 04:03:52
一.首先请求来到之后都要走到APIView继承View 自己重写的dispatch方法中 def dispatch(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 `.dispatch()` is pretty much the same as Django's regular dispatch, but with extra hooks for startup, finalize, and exception handling. """ self.args = args self.kwargs = kwargs #第一步对request进行加工(添加数据) 请求模块 request = self.initialize_request(request, *args, **kwargs) self.request = request self.headers = self.default_response_headers # deprecate? try: #第二步: 处理版权信息 认证 权限 请求用户进行访问频率的限制 三大认证模块 self.initial(request, *args, **kwargs) # Get the appropriate handler method if request.method.lower() in self

使用经过oauth验证后的github API,避免调用频次超标的问题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1-29 09:43:18
今天我打算开发一个小工具,使用github Restful API获取我一个仓库里的所有issues: https://api.github.com/repos/i042416/KnowlegeRepository/issues 执行完毕后,从响应头部X-RateLimit-Limit得知,这个Restful API每小时只能调用60次,我已经调用了2次,剩余58次。 从头部字段X-RateLimit-Reset得知,如果这60次全部用完,要1小时后才能恢复。 幸运的是,Github还支持通过oauth认证的方式去调用这些API: 通过这种认证方式调用的API,每小时可以调用的次数暴涨到5000次,这下美滋滋了。 要获取更多Jerry的原创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汪子熙": 来源: https://blog.csdn.net/i042416/article/details/10076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