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LVS介绍
linux,是由章文嵩博士主导的开源负载均衡项目,目前LVS已经被集成到Linux内核模块中.
集群:,,,.,,,,.
目的.
分类:HPC,LB,HA
1.缩写HPC
2.
3.
三层架构,,
前端:,;
中间:,;
后端:,.
性能评估:
从性能角度LVS,.
从功能角度
三种工作模型其中DR模式性能最为优越,使用最为广泛。
NAT模式,通过网络地址转换实现,,.
TUN模式,TUNIP,TUNDR,IP.
DR模式,,是通过路由技术实现的负载均衡技术,NAT,MAC,,,DR.
名词术语:
,
,
IP,IP
IP,IP
IP
常用算法:
-rr)
-
-
-
缺点:
上面说了负载均衡集群LVS,LVS,,,,.
负载均衡集群主要是提高服务的响应能力的,100,,,
һ,,,,.
二,,,,,,.
高可用性集群主要是提供7*24,down,down,,.
高性能集群主要是用于需要大量CPU,,3D,.
二, LVS的三种工作模式解析
1NATLVS
IPIPVS/NATLVSIPeth0IPeth1IP
DNSLVSIPVIPVIPVIP
124.125.136.12LVS192.168.0.1~192.168.0.3LVSIP
LVSVIPLVSHashHash
2. 基于TUN的LVS负载均衡
在LVSNATLVS10
所以LVSTUNVS/TUN
其中,IP目标为调度器的VIPIP通过公网直接给客户端主机响应数据。
3. 基于DRLVS
LVSTUNLVSLVSTUNDRLVS
DRVIPIP为VIPIPIPVIPVIPVIP
VIPVIPVIPNon-ARPMACIPVIPVIPVIPMACMACVIP
三, LVS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调度的策略与算法都是LVS
1.轮询调度('RR'
2.加权轮询('WRR'
3.最小连接调度('LC'
4. 加权最少连接('WLC'
5.基于局部的最少连接调度('LBLC'
6.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的最少连接('LBLCR'
7.目标地址散列调度('DH'
8.源地址散列调度('SH'
9. 最短的期望的延迟调度('SED'
10.最少队列调度('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