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排序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4:01

(初稿)
堆排序,毋庸置疑,是根据堆的数据特性进行排序,所以,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关于堆的性质。
堆,一种二叉树,一般分为有序堆(大顶堆(最大堆),小顶堆(最小堆)),无序堆。
这里以大顶堆为例,特点有:
父节点i总是大于左(2i+1)右(2i+2)节点。
节点t的父节点为Math.floor(t/2)。

代码书写参考自这位大神:
作者: dreamcatcher-cx
出处: http://www.cnblogs.com/chengxiao/

开始排序:
先上代码:



运行结果:


说一下自己的理解过程以及棘手的处理:
	首先,拿到数组对象,我们把它当作一个无序二叉树,以这个为数据基础,我们建造成大顶堆的数据格式:父节点大于左右节点。为此,在buildBigHeap方法处理之前,以节点 t 的父节点为主要的参数,初次这个节点 t就是 数组最后的一个元素,随着循环的递减,节点以二叉树的特点越往“上”走,直到到根节点处。在buildBigHeap中,我们对父节点,左节点和右节点进行比较并且交换。在为什么在这里要循环的问题,刚开始有点卡顿,是为了保障在修改当前的节点,还是得保证之前“下面”节点的数据结构还是满足着我们的大顶堆的特点。创建成功后,进行排序。将大顶堆根节点的元素跟最低叶节点(数组最大的下标处)进行交换,交换完再一次规整好大顶堆结构,以此类推,完成最终的排序。这样下来,属于升序排序。 

另外,可以用小顶堆进行降序排序,原理思路是一样的。
对于时间复杂度:
O(nlogn).

文章来源: https://blog.csdn.net/Machiel_One/article/details/90383206
标签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