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编程系列-TCP/IP模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开放系统互联网模型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网络分层模型,共七层







### TCP/IP四层模型 ###





#### 端口 ####



#### 协议说明、封装、分用 ####

MTU:以太网最大数据传输单元
ICMP:传递差错信息、时间、网络信息等控制数据
ARP:地址解析协议,映射IP地址到MAC地址
RARP:地址解析协议,映射MAC地址到IP地址
封装: 应用层->链路层 (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分用: 链路层->应用层 (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

#### 主机A ping 主机B 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说明 ####







### IP数据报格式 ###







### TCP报文格式 ###








### TCP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

TCP A 发送SYN a->TCP B //A请求建立连接
TCP B 发送SYN b ACK a+1 ->TCP A //确认收到请求,并请求A回复

### TCP连接终止的四次握手 ###

TCP A 发送FIN x ACK y->TCP B //A请求终止连接
TCP B 发送ACK x+1 ->TCP A //B收到终止请求并回复给A

TCP A 发送ACK y+1->TCP B //A收到终止请求并回复给B

### 滑动窗口协议(流量控制) ###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Tabb/p/9267000.html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